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奇文共欣赏,笑死不偿命――学习朱苏力同志的文集 -- 查理五世

共:💬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奇文共欣赏,笑死不偿命――学习朱苏力同志的文集

作者:牛乐吼

  我在网上写了篇《朱苏力同志的“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学位》的贴

子,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博士学位的真面目,指出这位朱同志根本没有在美国受过

什么正宗的法学研究训练,如今竟然当上中国头等学府北大的法学院院长,专门

培养法官,律师,法学研究者和立法人员等高级人才,是在作弄老百姓,同我们

伟大的祖国开玩笑。

  有的网友对我说:“英雄不问出身”,我一想也挺有道理,当年发明“鸡血

疗法”,“ 喝尿治病”的大师们都没上过大学嘛,也许朱同志天生资质聪颖,

在法学上自学成才,确实是有些学问的,我没有他那么牛逼,只消一个问题就掂

出阿甘的斤两,断定是不可雕的朽木。所以我还是应该给他BENIFIT OF DOUBT,

先到网上去把他的大作找来拜读拜读。

  于是我找到了一个叫“法学思想家“(www.law-thinker.com)的网站,上面

收集的当代法学思想家朱同志的“学术”大作,访问记有九十六篇之多。这样严

肃的网站收集的应该都是原汁原味的真品,不会有假冒朱同志的作品,我抱着信

任,谦卑和恭敬的心情,兴高采烈地开读了。

  映入眼帘的第一篇是“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是他在北大的一次

讲演。社会学我不懂,不过我知道没有人是不构成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就是

人,是关于人的学问,怎么能没有“人文底蕴”?觉得问这样的问题有点像问

“数学研究需要会数数吗?”一样,蛮别扭的。不过人不可貌相,文章不可标题

相,还是打开看看吧。

  开头第一段是:

  “如果人文底蕴是流变的,那么今天的人文底蕴也许就是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就是探索的精神,就是怀疑的精神,就是承认传统同时又勇于创新的精神,就是

如果时代需要即使没有这种传统就从我开始创造这种传统的精神,就是在学术问

题上不尚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就是坚持用科学和理性来考察

和验证信仰,就是求真务实和想像力、抽象力的结合,就是不断超越今天,超越

自我的进发。也许可以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话来概括,就是要‘与时俱进’,追求

卓越。”

  我一时三刻没回过神来,这个“流变”是什么意思?后来恍悟过来是“流动

变化”的意思,朱同志好逗,兴嘴张来就贡献了个新词儿,不过我倒同情那些坐

在底下的听众们,从朱同志的安徽普通话里琢磨这个是“流变”还是“牛鞭”的

痛苦状。

  令我更加困惑的是,朱同志从一个“如果人文底蕴是流变的”这样的前提,

就轰轰隆隆推导出来后面的“那么”和整整十个“就是”,为什么因为是“流变”

的,就出来后面十个“就是” 呢?抽水马桶里的水也是“流变”的,岂不也有

那十个“就是”?也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这雄辩太壮观了,当年杨利伟

在“神五”上看地球,没看不到长城,就看到朱同志的身影了。

  我搞不懂了,这篇的学问太高深了,我先搁一搁吧。

  另外一篇叫“走不出的背景”,是在北大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一看

标题又糊涂了,背景背景,不是你背后的景吗?既然在背后,怎么还没走出来?

听起来咋像“四条边的椭圆”一样?我怀着好奇和憧憬读了下去。

  里面第一句是:

  “刚才,我是有意从湖边走过来的,看细雨淋湿了未名湖,淋湿了这个下

午。”

  雨是如何把一个湖“淋湿”的?莫非市场上的酒搀毒太多,北京人把未名湖

的水当二锅头喝干了?我连忙打电话给北大的同志,请他们马上出去当场拍张照

片来解解我的惑。对着照片里碧波荡漾的未名湖,我闭上眼睛想象它一池湖水被

细雨“淋湿”的美景……不知不觉一个下午过去了。

  这篇也太悬了,太浪漫了,换一篇吧。

  下一篇叫“面对中国的法学”,题目很辉煌,里面呢,是为臭名昭著的“收

容遣送制度”辩护,又让我欣赏一次他的莫测,奔放的法学思想和智力水平。朱

同志说“有人说收容制度是恶法,但这是安不上的,收容制度未指示他们干坏事,

也不阻挠对肇事者的定罪”。他在美国留学了七年,就连中文里的“制度”两字

都不明白了?如果朱同志老年痴呆症还没发作的话,应该记得文革中有个“公安

六条”,全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加强公安工作

的若干规定》,按朱同志的意思,也没说可以随便把人活活打死,“未指示他们

干坏事,也不阻挠对肇事者的定罪”。

  接下来有一篇是“从历史的意义来认识梁祝悲剧”,洋洋洒洒,东拉西扯,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算得上是真正的奇文了。最让我捧腹喷饭的是朱同志居然

考证出了梁与祝相遇时为十一,二岁,殉情时为十五,六岁。朱同志又把法学和

考古学交叉起来研究了。不过要承认,这篇确实是朱同志搞笑性最强,含笑量最

高的绝作,妙言连篇,信手拈来,有志于说笑逗唱的年轻人都要读读。譬如,他

一本正经要我们大家“必须牢记,古代的婚姻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类的延续问

题”。嘿,他要不说,咱们还真忘了呢,咱一直以为古代的婚姻制度首先要解决

的是人类的Toenail Fungus问题。

  还有更绝的哩,老朱说:“有养育的能力并不一定就有养育的意愿,而养育

的意愿在相当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对方对自己有没有性吸引力,这种以性吸引力为

基础的养育意愿他人也很难衡量。但在异性交往中更容易为异性对方所发现,有

时即使是短暂的交往,也会为对方发现。”我弄不清楚朱同志在农村的种猪配种

站培训了多久?

  再接着就是那篇名震天下的谈“黄碟”的大作《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谱系及不

足》了,朱同志认为晚上十点的私人卧室是“太阳刚落山”的“光天化日之下”,

朱同志进而在这个案例上创建了他的著名法理:“你有看黄碟的偏好,我有不看

黄碟的偏好,你看黄碟侵犯我不看黄碟的权利,所以我有权举报让警察来抓你”。

  同志们,你们哪天荣幸和朱同志同居一处,无论是教室,会议室,餐厅,酒

吧,还是澡堂,妓院,朱先生一开口,你就举报让警察抓他走,因为他有讲话的

偏好,你有沉默安静不听他讲话的偏好,他张嘴说话就侵犯了你沉默安静的权利。

  唉,谁要是读了这篇,还觉得这个法盲是“法学泰斗”,那我真觉得是枉费

了你父母几十年前的一夜辛苦。

  最后又读了一篇他老人家在北大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告诫学生

要“珍重自己”,也就是不要老干有猫腻的勾当。不幸,这一次呢,又弄巧成拙

了,他说:

  “社会旧有的控制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功能失调,现代的以法治为中心的

社会控制体系尚未完成,因此在这一时期,种种诱惑可能驱使你们用自己的才智

以各种名义、甚至以法治的名义干一些不道德的事、违法的事,龌龊的事、卑鄙

的事;甚至做了,也可能不会被抓到,不受惩罚,特别是因为你有超过常人的聪

明和才智。但我必须提醒你们,有许多事,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

做,一定不能做。是的,也许你会得逞于一时或一事,但这个社会是在变化的,

相信法治会越来越细密严格,而法治不仅会给你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同样法治也

会剥夺你另外一些所谓的自由或权利──如果这些自由触犯了他人的自由的话。

说不定那一天你就会面临一次无法挽回的失败,带来一次终身的耻辱;就算你逃

脱了,你的良心也可能终身追逐你──假如你还有良心的话。俗话说,不是不报,

时辰未到。是的,你们聪明智慧,但是一定要知道,聪明和智慧本身并不能保证

聪明才智的正当运用;干坏事的其实更多是聪明人。”

  煽情是煽得一塌糊涂,法学教授笃地又成了德育教授,比毛主席当年给抗大

的毕业生讲话还动听啊。可是话音未落,最后一个字还嵌在喉咙里,阿甘就上来

给了他一个耳光。朱同志说“如果你的良心不能认同,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

做”,可他公然践踏招生规则,把收博士生当作杜月笙黄金荣收弟子,爱收谁就

收谁?究竟他的良心是认同了呢,还是压根儿就没良心?

  满纸荒唐言,通篇胡诌语,如今的“学者”究竟几分钱一斤,中国的读书人

啊,不要老对焚书坑儒耿耿于怀,也要检讨检讨自己嘛。本来还想再看一篇,可

是已经眼花缭乱,头发脱落,血压暴升,浑身水肿,朱同志的玩艺儿太折寿了,

我先下去嚼几口高丽人参缓一口气再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