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鞍山经济发展的问题(一) -- 老焦

共:💬110 🌺91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鞍山经济发展的问题(一)

鞍山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整个辽宁经济发展的问题)

我和朋友找工作。朋友是鞍山人,也在鞍山投了简历。所以,前段时间,朋友回鞍山面试,我跟随着,面试后,在鞍山玩了几日。这几日,亲身感受到鞍山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当然这也是辽宁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主要有几个差距:

1. 许多人思想上懒惰。与朋友去公安局办一些手续,填完一堆表格后,问民警大概要多长时间才能办完。回答:不知道,只能等,一般得两周吧。广东省办理相同的业务,明文规定5天内办完。我与民警谈到广东办相同手续只要5天。民警回答:我们达到了公安部全国统一要求;广东那边有自己的立法权;我们不能比。我很郁闷,虽说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慢一些可以理解,但是,两个地区,一个地区比另一个地区的政府效率快很多,是不是竞争中会占优势?许多人只想到达到上级的要求,而没有想到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不过还好,有好多地区还达不到鞍山的效率。所以,鞍山的经济还不是最差的。

2. 不尊重人。朋友去面试,因为是集体面试,我也可以跟着。几次面试后发现,鞍山的面试官普遍相当傲慢。与朋友回想起在其他一些城市面试,其他城市的公司接待人员很多给面试者准备一杯水;最起码态度不是很傲慢。真是天壤之别。就冲这杯水,朋友说。如果鞍山不是家乡,他才不愿意回来呢。

3. 不尊重知识。与朋友亲戚朋友吃过好多次饭。见了好多人,几乎涵盖鞍山各行各业。每次,他们都指责朋友社会经验不足;由此引申出读书无用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饭店吃饭时,遇上了另一个和朋友年龄相仿佛的人。于是,那天吃饭的朋友的亲戚们一致夸奖那人了解社会,并且一直认为他比朋友更有出息。可是那个人,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在社会打拼;朋友一直读书。所以,说朋友社会经验少,我不帮他辩护。但是一个人读了6、7年书,另一个在社会上混了6、7年,这个人在社会上混的肯定社会经验更丰富。某些人由此得出社会经验丰富的就一定更有出息。这说明他们相信社会经验比知识、能力更有用;对于他们来说,朋友还不如把读书的时间用来在社会上混,那样更有用。在他们心中,朋友的学历几乎无用。不能说鞍山人都这样,但是这些人代表了一部分鞍山人的思想。

4. 没有得力的招商政策。朋友有海外亲戚,那亲戚想在国内投资做点什么。正好有一天吃饭,有个人是发改委的负责人。朋友就问鞍山有没有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对方答:没有,中央现在对外商都没有。很干脆。但是,好多地方在中央没有政策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土政策来招商引资。鞍山难道连土政策都没有吗?朋友于是继续问,对方烦了。说过段时间再说,他打听打听。最后,朋友这个亲戚在北京投资了一个买卖。一个发改委的负责人都不能再第一时间说出鞍山的优惠政策,可见鞍山的招商政策不算是很好。

5. 没有吸引人才的政策。其实,鞍山的教育水平并不低,当然是截止到高中。鞍山每年好多学生考入重点大学;但是鞍山没有好大学。这造成了人才流失。每年大学应届毕业的鞍山籍学生有多少回到了鞍山?很少很少。尤其是那些有水平,有知识,有能力的几乎全离开了鞍山,留在外地。没有人才,鞍山谈什么发展?鞍山也许不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吸引人,但是也不是一点优势也没有,当地政府怎么连行之有效吸引人才的政策都没有?为什么北京,上海有?也许有人会找各种借口;他们也确实能找到借口,但是我想说的是,人才凋零是个不争的事实。1978年,改革开放前一年,鞍山GDP排在全国十几位;2008年鞍山GDP排在全国五十几位。这说明了什么?

6. 鞍山不留人。朋友告诉我,很多人在鞍山发了家,最后离开了鞍山,比如大府酒楼老板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不是所有发财的都走了)。鞍山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为什么这些人走了?原因我不总结了,因为我知道凭我的能力也总结不出来。

不仅鞍山存在这些问题,整个辽宁都存在这些问题。可能说话过于直爽,会引起某些鞍山的朋友,辽宁的朋友不爽。请大家原谅,我绝对本意是出于一片至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