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中产和小资谁大? -- 颜赤城

共:💬15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个人看法

“小资产阶级”,出身马克思主义阶级论语境,是社会主义革命批判和争取的对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突然变成所谓“格调”的代言。典型代表是“喝咖啡的”。

“中产阶层”,源自西方资本主义语境,指构成所谓“橄榄型”社会中段的那个人群,受过良好教育,收入也不错,典型代表是律师,会计师,医师这一类专业人士。国内媒体提到的“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其实根本就是生造的,阶级论下根本没有“中产”这个说法。

两个词汇的理论语境不同,本身其实没有可比性。

再多说两句这两个词在当代中国的使用。

“小资”变成“有品位,有格调”的象征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商品经济的兴起和外国先进物质文明的引入,大众在精神上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产生的。

很不幸的是,“小资”本身的底蕴十分薄弱。本来“品味”这种东西只是表面,其背后是深厚的学识和教养。但是显然舍本逐末去追求“喝咖啡,用外国奢侈品”等等这些行为要比静下心来提高自身修养要容易得多。而这些行为又很容易和为富不仁,崇洋媚外联系到一起而遭到无情的讽刺,而且“小资”人群真正素质高的其实不多,遭遇嘲讽之后难以辩解,越描越黑,很快就已经沦为“无病呻吟,装B”的同义语。在这一点上,“小资”的特征悲哀地和“小资产阶级”发生了重合。

“小资”这个词已经烂大街了,“中产阶层”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它在当代中国从一个社会学的名词,和普世价值推销包的构成之一,沦为等同于低俗价值观中的“有房有车”。所以房产开发商特别喜欢这个词汇,往往标榜自己的业主构成都是“中产”以抬高身价。我想这是因为“富豪”啥的词汇太过赤裸裸,而“精英”又没有突出“有钱人”这个特征,“中产”则显得比较中庸而兼具二者卖点吧。

写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凯恩斯的一句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管其正确与否,都比通常所认为的力量更大……”。

关键词(Tags): #小资#中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