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缅甸在学邓小平? -- 达雅

共:💬23 🌺7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岩老对果敢最近事态的看法

   最近果敢动荡,网友们一直关注,可大家都置身局外,真相倒底如何?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按理来说,在缅北各支武装的首领中,彭加声对缅甸政府的功劳最大。是他,在1989年三月给了缅甸共产党致命一击,导致这个政党的彻底消亡——而此时,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政权还一副坚若磐石的架势;是他,率先与缅甸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并游说其他各支武装停火,结束了上下缅甸长期对峙的局面;是他,首开缅北四特区禁毒之先河,并影响带动了其他特区的禁毒,从而大大改善了缅甸的国际形象。这样一个人,缅甸政府没有拿他开刀的理由呀!

  但是,最终解除缅北各支武装是缅甸既定国策,原人民军解体而成的四支武装被缴械是迟早的事。实力最弱的克钦新民主军已被整编,接下来就应该轮到果敢同盟军和掸邦同盟军了(佤邦太强太,缅甸政府短期内不可能解决佤联军整编问题,而佤联军方面也已就这一问题向缅政府作出强硬表态——请参阅肖明亮谈佤联军目前不能接受整编的理由)。面对明年的大选,缅甸军政府准备拿出一两件实绩,以期改善形象,得到南方更多选民的支持。而解决缅北地方民族武装,就是最能产生效应的实绩——如果能做到的话。柿子要拿软的捏,这两只待“捏”的“柿子”哪个最软呢?

  实际上,果敢同盟军的实力要优于掸邦同盟军,论强悍论人数论谋略都是如此。但是,面对缅甸政府军,果敢人有两个致命的所在,使其成为政府军开刀的首选:

  一,内讧成性,暗斗不休。果敢老街所在的那个地方叫麻栗坝,是果敢历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心。而这个麻栗坝,还在民国年间,就被滇缅边地乃至东南亚人称为“九反之地”,认为麻栗坝人天生反骨,倔傲不驯,既难和于外,也难睦于内;并推而广之,认为果敢人都如此。这种看法自然是偏见,但不幸的是,果敢历史上的很多事例证明这种说法也不乏道理。上世纪六十年代土司家族杨氏兄弟火拼,罗星汉背叛土司家族投靠政府,九十年代果敢军民支持杨茂良推翻彭加声,两年后又支持后者推翻前者,等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果敢是一只多缝的蛋,太容易找到缝隙,从其内部攻破了。

  从民众层面上来说,1992年导致老彭下台的果敢兵变,是由于他的仓促禁烟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引起广大军民的敌对情绪。那么这次呢?有没有民众不满的因素?我想是有的。事实上,20 02年彻底禁毒,虽然已吸取前车之鉴,采取稳步禁毒的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果敢老百姓生活水平还是急剧下降,挣扎在饥饿线上,并且多年来很少得到改善。正因如此,大量果敢农民被迫拖家带口,离开家园,远赴他乡。从2004年到2009年,果敢人口急剧下降,从二十万下降为十五万人。——种植罂粟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错误造成的,但今天,它让果敢人付出了惨重代价。先生们,请记住果敢人为禁毒作出的巨大牺牲。

  二,战略上的高度被动。缅甸政府军自1996年应杨茂良之请进入果敢后,反客为主,占据了果敢所有战略要地,并在部队人数上以三千对一千八百的比例,对果敢同盟军形成压倒性优势。而且,政府军的武器装备也要优于果敢同盟军。

  我大胆推测,此次果敢事变,缅甸政府军充分利用果敢人的这两个弱点。“88事件”是虚晃一枪,转移彭氏兄弟视线,真正致命的杀手锏在后面,那就是以华制华,23日使出来了。

  

  现在如何?我们不妨来一番猜想。我想,佤联军不大可能太卷入这场纷争。老彭已不大可能挽回局面。老彭今后的出路何在?最可能的就是拱手交权,带上多年积累的巨款隐退江湖,如罗星汉一般去做寓公。 至于那个杨茂良,他很可能在幸灾乐祸,但是,他是不可能咸鱼翻身的。

  有网友说,只要还是果敢人执政果敢,为果敢百姓谋幸福,谁上台无所谓。这话在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