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十二》老魏 -- 潘涌

共:💬170 🌺6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不是当事人,当然没有确证

我不是当事人,当然没有确证;而且官方用语,的确是“泄露”。但我的意思是说,实际上,真的是“泄露”吗?我对此很好奇,既然老潘谈起这个话题,而且还说跟魏是发小,那么不是一个很好的发问的机会吗?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份录音在,而且魏也说了那么讨价还价的话,不管魏有没有拿到钱,都不能说是“泄露”而不是“出卖”啊。

而且,谈到魏有讨价还价的行为的,可不是林希翎一人,而是Bellefroid本人在对《费加罗报》说的。而且转述Bellefroid的话的,还不仅仅是林希翎,还有其他人在,比如这个胡安宁写的——魏京生受困巴黎风波内幕

里面也提到:

去年10月,白天祥(Bellefroid)在接受《费加罗报》的专访时,客观地对已获自由的魏京生重新作出评价。白天祥指出,他不同意魏遭当局诬陷的说法,因为在法庭出示的录音带里,清楚地记录了魏向外国记者出售有关中越战争官方文件时的谈话,而那份文件在当时尚被当局列为机密。《费加罗报》用大篇幅来引述这位法国前驻华外交官的话来澄清以往鲜为人知的事实,其中包括魏京生并不光彩的一面。

更搞笑的是,这篇文章指出白天祥(Bellefroid)是何人啊?

年过五十、会讲一口中国话的法国女人玛丽,可以说是魏京生的老相识了。1978年她在北京初次见到魏,那时,她是法国驻华大使馆的三等秘书白天祥的夫人,而魏则是北京动物园的一名电工。魏的父亲魏梓林在解放军后勤部任要职,手头握有一批官方“红头文件”,有些还印有“机密”两字。魏每次冒着风险将这类文件递交给法国大使馆时,三秘先生照例会支付他一笔酬金。过了不久,北京西单墙那边出现了群众围观大字报的热潮,时称“民主墙运动”,吸引了大批外国记者前去拍照、采访。

而且,魏的出身,不会使他不知道哪些情报值钱,哪些情报价值几何吧?不然的话,就会有读者产生这种疑问,比如coo河友,就提问——

潘哥,老魏这一段是咋回事情呀?是不是老外记者一问,老魏大嘴一张就说出去了?其实不用老魏泄露,别人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吧?

至于官方为何最后用了“泄露”而不是“出卖”,不知道会不会是跟魏家的背景又有关系呢?毕竟其父亲也是一名部级军事干部。

当然,我这一切,都是基于正常的好奇逻辑的疑问而已。不能确定我的想法就是对的。

我的意思是,在网上已经有的消息的基础上,我觉得这一点,老潘说“老魏的老底我了解”,“最后找到老魏向外国人泄露中越反击战军事机密情报”,我是很好奇的,觉得这个事实基础很重要,因为下面还联系着——“终审公布后,全国上下都表示了同情之心,觉得处理过重。

那么老潘既然对老魏的底细明白,那能否告诉我们一二呢?否则有这么多疑点,确实不好相信就到了“全国上下都表示了同情之心,觉得处理过重”这样的判断啊。

我现在属于拿着酱油瓶在店外叫喊——

老细,你们家酱油到底哪里产的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