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长篇连载》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萨评版 原作 无语中 -- 萨苏

共:💬40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萨苏兄也该醒醒了。斜线战术的鼻祖不是什么罗伯特.李那种不入流的货色哦

近代斜线战术的真正倡导者是大名鼎鼎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腓特烈的拿手好戏就是斜行攻击队列。

在富勒的《西方军事史》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评论

“个普鲁士的步兵营,就是一个活动的炮兵连。他们的装弹速度极高,使其火力可以比其他任何部队都高出三倍以上。仅此一点就使普鲁士军占了三比一的优势。”

“以他的小战术为基础,菲特烈又进一步发展其特有的大战术。过去,由于兵力的调动异常迟缓,所以总是进行正面交战,这也是十七和十八两个世纪中的通病。不过菲特烈却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自己一翼的机动性远比对方优越,那么等对方慢慢把兵力部署好之后,就可以立即转向它的一个侧翼,重新展开攻击敌军,使对方来不及调换正面。以上所说的就是其大战术的精华,说起来好象非常简单,似乎很容易模仿,但事实上除非攻击方具有优越的机动性,否则不易成功。因此拿破仑说:“他的‘斜形战斗队形’只是对于不善运动的敌人才有效果。”

  菲特烈对这种战斗队形作了如下解释:“你面对敌人缩回一翼,并增强准备进攻的另一翼。利用后者的兵力,尽量对敌军的一翼进行侧翼攻击。十万人的大军,如果在侧翼只受到三万人的攻击,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击溃。这种部署的优点可以概括如下:(一)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可以与较强大的敌人作战,(二)它在一个决定点上攻击敌军,(三)如果你被击败了,那只是你兵力的一部分,你还有四分之三的完整兵力,可以掩护你撤退。”

富贵军的火力强大,善于集中使用炮兵,且机动能力极强。使用“斜行战斗队形“可谓是量体裁衣恰到好处。李富贵这个小子真是个深藏不露的家伙哦,眼光毒得吓人了。此外由此看来李大人与普鲁士老古板们确实有缘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