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之课间休息—关于人民的漫想 -- 史文恭

共:💬168 🌺653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您很可能是对的。。因为俺引的“逐年递减”

是来自一篇歌颂南泥湾的史料,所以俺觉得,1943年安排18万担的可能性也有。。不过,这里面具体的数据很复杂,各种说法之间都有参差,比如有李成瑞的说法,林伯渠的说法,谢觉哉的说法等等。

又,李成瑞的《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人民革命根据地农业税收制度和农民负担》,《经济研究》第二卷,108期,1956年。的数字里,

1943年延安征得公粮就是18万担,1941年,20万担,1942年16万担,1944年,16万担,1945年,12.5万担。(此处可见1941年征的公粮数是20万,和俺上面引的说法有争议。)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边区在实行土改后,整体粮食产量一直上升,如1941年,147万担,1942年,150万担,1943年,160万担,1944年,175万担,1945年,160万担。(数字同上)----所以总体来说,边区农民的负担(征粮百分比)是逐年减少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