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 转载说明 -- 温雅颂

共:💬75 🌺3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之七:农肥(三)

(三)氨肥

氨肥本身并没有多少故事,把它列在这里,是因为一个人。

我们那时每个队里都有一个氨水罐,水泥做的,直径三四米,圆柱型,大半截埋在土里,顶上只留一个像井口一样大小的口,平时盖得很严实,因为氨水挥发性很强。以前虽然闻过氨气的气味,但那浓度可比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浓度差远了。记得第一次派我和车把式去氨水罐里取氨水的时候,当车把式打开顶盖,我好奇地凑过去想看看究竟有多深。没想到一股浓烈的氨气扑面而来,两眼就像同时被两根针刺了一样,然后才觉出鼻腔里的刺激,像被人照着鼻子打了一拳。我惨叫一声,几乎是连滚带爬而逃。

运氨水的工具就是一个橡胶制作的大皮囊,具体怎么往皮囊里灌氨水我已经忘了,只记得我一桶一桶从氨水罐里提出来递给他,他接过去把氨水灌到皮囊里。干这活时要是有点小风还好,要是赶上没风的时候,氨气很快就浓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别说人,就连站在旁边的牲口,也受不了氨气的浓度,不停地在那里打响鼻,用蹄子刨地。

干这种活还有一个危险,那就是氨水万一溅到眼睛里,就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害。我不知道万一有氨水溅到眼睛里时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是否来得及,但当时在那样的劳动条件下,周围不可能有大量的清水,因此村里有好几个被氨水烧瞎眼睛的村民。我有时就想,万一站在罐口往外提氨水的人一脚踩空,掉进氨水罐里,那将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我估计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一天我们给玉米施氨水肥刚收工,队长就派我和那个傻小子车把式晚饭后再装一车氨水以备第二天之用。我虽然答应下来了,可心里却是一个劲地打鼓:这黑灯瞎火的干这活,万一哪里照顾不到就可能把氨水溅出来,晚上一般风又比较静,那气味怎么让人忍受?这要万一出点事故,可没处买后悔药了。

但是,这种担心又不能作为不去干的理由,因为人家老乡们能干,为什么知青就不能干?

满怀心事地回到宿舍吃完晚饭,正琢磨着要不要写份“遗嘱”,傻小子车把式到了。一进门就告诉我不用去了,他已经跟队长说了,队长已经同意换别人去了,我如释重负。

他没说具体跟队长怎么讲的,但我估计一定是跟队长说起了干这种活有危险,万一知青因此弄伤,不好向知青的父母交待。

从傻小子和队长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我看到了农民的那种淳朴和善良。尽管他们不善言辞,不会虚假的客套,说话粗鲁,但他们确实很照顾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在他们眼里,我们是被迫远离父母,到乡下来受罪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总会给予我们一定程度的照顾。上次割麦子也是,当他们看到知青已经尽力而为以后,就不会再计较我们能力或体力上的不足而慷慨地帮助我们。但如果哪个知青偷奸耍滑,也同样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老乡们诚实淳朴,也喜欢同样诚实的人。所以,下乡插队要想赢得老乡们的尊重其实并不难,所需要的就是一个尽力而为而已。

关键词(Tags): #氨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