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百万新知青援疆!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问题! -- none空空

共:💬86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新知青援疆计划(十一)-- 人力来源和可行性3

前一段分析了历史上的知青下乡的经验教训和援疆计划的基本价值观。

新知青援疆计划(十)-- 人力来源和可行性2

链接出处

-------------------------------------------------------------

新知青援疆计划(十一)-- 人力来源和可行性3

本节重点分析如何吸引和激励21世纪的毕业生投身参与这个宏大的新知青援疆计划。

当代社会是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允许人选择并且允许人多次选择人生发展方向和路径。而不能像60年代的知青,国家一声令下就遣送过去了,而且没有任何承诺(无结束期限),让人看不到转折的希望,以为一辈子就要修理地球了。

中国明代鼓励和吸引移民开发台湾,曾经有“三金一牛”优惠政策,实施比较成功。这个政策激励资金相当优厚,因为是移民--将来一辈子就在那里了。

再看现在中国在全球的发展情况:在非常艰苦和危险的国家例如伊拉克、苏丹、巴基斯坦都有很多中国企业从国内派遣的员工在工作,在许多企业,派驻这些艰苦危险国家的职位甚至是非常热门的,大家争着抢着去。分析能成功派遣人员的原因,其实也就是尊重了当代人才的特点和需求。这些企业都在工作期限、工资补贴、职业发展、安全、休假、餐饮几个方面都有良好的政策。

外派时间是具体有限的,给定年限或者按项目做完,期满回归。

工资和补贴收入较高,比国内高得多,也比其他安全而不艰苦地区高。

有过外派经历的员工,因为视野开阔,经过考验经验多,将来升职机会也多。

企业也考虑这些地区的危险性,选择相对安全的驻地,并与大使馆、当地军警、维和部队等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能寻求保护。

每年可休假1个月,企业也给亲属提供探亲旅费和补贴。企业也在这些地区自派或雇佣厨师,提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餐饮。

有这些好的例子,新知青援疆计划也从这些方面考虑制定政策。

1.定期替换

按计划目标,应该实施长达培育两代维族青年人的时间(30~40年)。对于援疆新知青,则可以是替换制,对个人来说,每人工作5年为期,期满返回内地,计划整体则每年持续招聘新一代毕业生援疆,持续至少35年。

这一条需要详细展开谈,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户籍制度和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

类似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新鲜。笔者从小就考虑过,许多边疆地区并非那么可怕,如果只是作为2,3年的生活工作地点,对于许多人来说,作为人生体验的一部分,还是很美好的。可惜的就是中国强制的户籍制度,如果去了,预期就是一辈子。这样固化僵化的前景,肯定打消了无数有志青年去艰苦地区历练一段时间的意愿。在无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就有许多志愿者,中期(几年)去困难地区志愿工作的。即使一个计划很长远宏大,也可以通过人员的不断更替,来持续完成。

其实中国也有一些政策尝试的例子,例如90年代就有政策,以前毕业分配到西藏满8年的,如果想回内地,可以调回。不过这个政策,无论从力度深度广度上,都还很薄弱,优惠也不是特别多,甚至也不广为人知。总体上,这个政策是“被动的”,所以不是很成功。

要在户籍制度方面考虑,做出突破性创造性的构想,才能落实新知青援疆计划。

援疆计划人员,户籍保留在内地,直到其期满选择返回内地或者自愿定居新疆(会有这样的人的)。

户籍保留在内地的具体方案,因为都是大学毕业生,可由“援疆计划管委会”设立专门部门从大学接收和管理这些资料。把全国城市划分为2个档次,期满返回内地人员,本来的家庭户籍在哪个档次的,可自由选择该档次的城市落户(这点是避免人才都拥挤北京上海),援疆期满人员可自选在全国各地落户,促进人才流动。期满返回内地的援疆人员,有参加公务员招考的,给予一定的加分优待,并且如果录用,援疆时间计入工龄。

援疆满5年为期,不过这个也不应该是完全死板的。例如,可能有人干2,3年就思乡了,想离开了。也应该允许他们自由退出计划。计划不是强权强制的,这是本计划的主要原则。援疆计划只是提供奖励手段来激励人做长久。例如,可以每满1年发放一定的奖金,满3年有个大些的奖金包,满5年有个更大的奖金包。这些具体金额,要非常详细的规划设计,最终能吸引多数人做满5年。

2.考核和监督

其实本来不应该在本章写这个,不过因为中国人太有创造性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大学生毕业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新知青援疆计划被认为是一个大的香饽饽,肯定会出现最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吸引和激励”这章提到考核和监督(免得网友们多提问)。要防范类似吃空饷,脱岗,不敬业等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有冒名顶替等等怪事。这个总体来说,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一是入口:人员招聘由“援疆计划管委会”专设部门规划和组织实施,避免由大学和大学所在地主导(他们的倾向很可能是把不优秀的学生掺入本计划)。二是双重核查,新知青都是由“援疆计划管委会”统管,同时与新疆地方政府合作,监督新知青到岗敬业,并且每年考核实际工作业绩,督促不合格人员改进工作。三是资金集中管理,减少层层拨付。

3.薪酬待遇与社保医保

新疆算是比内地艰苦的地区,设定的援疆新知青基本薪水应该比内地大城市同类(同期学士学历)高n%,而且每年的调薪也应该被内地优厚些。同时,根据驻地的不同,还有更进一步的艰苦补助,例如在村,乡的应该比在县城的更优厚。社保医保,资金上也同样优厚,同时政府也增加各地医疗点,满足基本需求(增加医疗点这条,对当地维族群众也是有益的)。另,在具体实施细节上,为了防止资金拨付过程的层层截留和时滞,全体援疆新知青的现金待遇全部由中央“援疆计划管委会”直接发放到个人账户(银行卡),现代IT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做到。

4.休假与家庭

援疆新知青每年带薪休假1个月,并提供双程旅费。这些青年参与援疆时一般都未婚,各驻地应该提供充分的网络、通信设备,让他们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消除孤立感。也给亲人来新疆探亲补助。援疆满5年的,将来给予可生育2胎的指标(其实这条可能影响不大,因为大部分新知青本人是独子,按现有规定,双方独子的夫妻本来就可以生育2胎)。

5.安全与社会

东突在新疆仍然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援疆新知青肯定会成为他们袭击的目标之一,处于危险中。必须保证援疆新知青的人身安全,才有可能把这个宏大的计划长期坚持下去。应该立即取消不符合法治的两少一宽政策,给援疆新知青和全体在疆非维族民众一个定心丸。哪怕因为政治原因暂时没有取消两少一宽,也必须特殊保护援疆新知青。任何人,如果对援疆新知青进行了伤害和犯罪活动,都严格依法处理,不适用两少一宽。技术上,在各驻地建立通信联系和定位系统,随时能确定援疆新知青的人身安全状态。

6.后续优惠与荣誉

援疆新知青应该是吃了苦,为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做了大贡献的人。应该授予奖章和荣誉称号。援疆满5年返回内地的,如果在国有系统(包括企业和非企业)就业的,应该在升职方面有一定优惠:同等条件下,优选有援疆经历的。援疆满5年,如果自我创业,可给予一定期限的税务优惠。援疆满5年,爱上新疆,自己打算定居的,允许其定居和把家属迁去;志愿更长期限参与援疆计划的,可以一直延续,并给予额外奖金奖励(这条是不是很像自选的铁饭碗了?:) )。

(按照河里的规矩,长文都应该分贴的。

所以,

待续。。。。。。)

关键词(Tags): #激励#自由选择#定期替换#优惠#荣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