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序) -- 胡丹青

共:💬182 🌺2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简单回一把,一句话

大部分时候,现有的音频技术承载的音乐已经足够人品味许久了,当然音频绝对离“音乐的全部”很远,而且能不能达到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所谓“心中有仙乐”,能感受多美的乐声和自己的音乐体验是相关的,所以我鼓励有条件的话多听现场多听好的现场演出,因为这都能增加自己以后在听录音的时候的感受水平。我说过,一个好指挥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最美音色的乐团,我也说,我听单声道历史录音(音频信号够少了吧)也能体会到录音大喇叭旁那个大师的儒雅或者激情。有时候别说,就是一个节奏的把握一个休止的气口都能让我听罢叹气,这个信息要求更加少。最极端(我是两头都走极端的)的,音乐大拿都不需要什么录音的音频,直接看纸上的乐谱就能体会到音乐的全部。靠听录音出不了真正的音乐大师(难怪现在越来越少),听得越多越落俗套,难免的。对于一些原教旨音乐人,只有净版的乐谱(Urtext edition)才是唯一的真传(Canon),听录音那是一种污染。只看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乐谱最能够体会到他意图传达给我们的音乐然后忠实还原(这是一类音乐观,本真派的);或者说,乐谱提供给我们作曲家音乐的最基本指示(不是圣旨),留下更多是无尽的发挥空间(另一类,演奏者做为音乐的共同\二度创造者)。

好吧,先聊到这边打住,开火车开到西海岸了,我是不是说就“一句话”来着?(老江不是喜欢“就讲三句话”吗,还是他厉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