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我对新疆的看法 -- 井底望天

共:💬183 🌺9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人是有备而来的

你看看他传播的东西

王飞 | IP地址: 123.116.220.* | 2009/07/15, 17:41

1949年以前新疆汉族人口不到4%,到50年代末也只有个位数,十几年间增加到40%以上。罗布泊也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由湖泊地带变为沙漠。49年乌鲁木齐有20万人,基本都是维族人,现在在册人口200万,仅25万维族人口。这些都还不算流动打工的。这样剧烈的人口迁移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新疆农业条件之所以好,是因为不下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用天山融化的雪水灌溉。建设兵团开发几年,就把坎儿井这种适合新疆独特气候条件的灌溉方式变成了文物,大量采用地面径流方式灌溉,植树降低了昼夜温差,甚至为了面子工程耗费大量水源铺草坪。兵团都成了塞上江南,农村用水当然困难。

中国自汉代就在边疆驻军屯田,但那是为了戍边,戍边军人为了生存必须自力更生。这和安置大量同乡(先是湖南后是山东)、与原住民争利、作为升官发财跳板的建设兵团,在性质上是本质不同的。兵团不必取消,但要么缩减规模,恢复兵团戍边的本来目的,要么进行社会化管理,吸纳同样比例的维族人。如果继续暗地争夺资源,还说成是支援边疆,问题还会继续发酵。

我写了回复,驳斥他的数据和说法,他拒绝登出来。

所谓4%的汉族人口,是不看历史上下文的误导;说乌鲁木齐这座满汉驻军和汉族移民在准噶尔蒙古人牧场上建立起来的军事城市“解放前全是维吾尔族”,那简直是无耻到了极点!

还有“安置大量同乡(先是湖南后是山东)、与原住民争利、作为升官发财跳板”。其中“先是湖南后是山东”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估计是从针对山东人王乐泉的汉族内部地域情绪,但王是兵团也是自治区的一把手,和兵团实际关系不大)。这种阴险的说法来巧妙分割兵团和传统的屯垦政策,伺机挑动汉族仇恨腐败的情绪,使他们疏远本来与“屯垦”完全一致的兵团政策,逐点及面地攻击兵团的合法性。

这人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王力雄。更恶心的是现在他的“善行”形成了“道德制高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