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二战苏军和美军战役进攻式样比较 -- 忘情

共:💬21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苏军进攻战役中炮兵的角色

再单说炮兵。苏军的火炮配属密度虽然比不上美军,但是全面超过德军是共识。整个进攻方向苏军都力求保证平均技术兵器的密度相比德军要达到10:1,而在预定突击地段火炮密度相比德军只是20:1苏军指挥员都会觉得心虚。我手头有一个白俄罗斯进攻战役中近卫11集团军的炮兵部署图,其中在一个3公里的正面上前后布置了310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身管火炮,还有更多76毫米级别的支援火力都没算。

战役开始前苏军的炮火准备时间一般是按小时计算的,常见是2个小时到3个小时,中间会针对德军的防御部队的兵力调动玩一些猫鼠游戏。说到这里就必须要提一下苏军的贫乏的无线通讯系统了。虽然苏军在预定方向上的火炮密度堪与美军媲美,但是炮兵的作战效能却远不能与美军相提并论。在二战进攻作战中,苏军的间瞄支援火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预先准备好的设计方案射击的。因此苏军特别强调战役开始前对敌兵力侦查和炮火准备方案的制定。原因就是一条,部队的机动通讯手段十分缺乏,完成基本的兵力调动和敌情通报就满负荷了,根本没有带宽给你传递请求炮火支援和协调的信息。所以苏军只能依靠准确的情报、射击的概率和精心制定的炮火准备方案来实现帮助进攻部队摧毁德军防御和杀伤有生力量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苏军的各级部队中除了射程较近的迫击炮勉强算间瞄火力以外主要编成的火炮单位都是直瞄火炮的原因。当然,苏军自己的说法是为了反坦克,其实突出部战役证明间瞄火炮也是可以有效反坦克的,但是苏军没办法借鉴,无线电通讯手段太落后(不过后勤也确实吃不消)。

话又说回来,苏军也不是全是“通讯基本靠喉”的土八路,他们在方面军级别的快速兵团中还是配属有较充裕的无线电通讯设施的,不过那这么好的配置联系炮兵又有点不够了,毕竟就算是方面军编成内的“突破炮兵”也常常受制于糟糕的地面交通状况来不及跟上突破部队的需要(另,苏军的战场交通指挥能力相当相当NB,女兵指挥男兵就是比宪兵好使。当然NKVD也是时刻在注视着捣乱分子的)。方面军快速兵团的炮火支援任务主要靠航空兵,强击航空兵是坦克兵头上飞行的炮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IL-2系列的极高产量。总的来说苏军对炮兵的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体现在战役发起阶段,从整个战役进程来看是不如美军对炮兵的依赖程度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