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北京的小升初问题今天上了央视 -- 端娘

共:💬143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师把应该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放到补习班来讲

补习班有多大?据我所知现在国内的补习班还没像日本那样成气候正儿八经弄个教室来教,还是靠老师在家给孩子上课的方式为主。除非老师家里能和教室面积相仿的客厅,不然我想能带的学生多不过十个吧。就算老师连轴转,一个晚上最多也就带一批,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算上双休日的四批,假设这样的频率把全班学生都囊括进去了。我们先不去考虑在学校里每天都要上语文数学外语,一周内总计怎么也得十个课时的内容都是泛泛而谈,而被无良地隐匿下来不讲的这些要点能不能在两到四小时里灌输完毕,并且学生们都能熟练掌握应用?

事实上一般课后补习是每周两到三次,同一批学生补习频率增多,就意味着班级里参加补习的学生覆盖面相应收窄。对于这只占学生总数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学生,老师要玩这种阴的花招“应当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放到课后补习班来讲”的话,他固然是提高了这十来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以此为代价他放弃了一个班级里除开这十来个学生以后所有剩下的成绩——那些没参加老师补习班的学生,按照“课堂不讲课后讲”的逻辑,必然在“应知应会”内容上有欠缺,也必然在考试上反应出来。换句话说:班级在这一科目上的总分下降。

我们都知道老师也是有考核的,而且考核的硬指标就是学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老师抓了十来个,放弃了至少两三倍于十来个的更多的学生,这对他有好处吗?从短期看,他通过带教这十来个学生得到了经济收益;从长期看,这个老师带教的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却因为没被补课的学生更多而下降,他的执教水平必然受到质疑,长此以往,还有几个家长会选择进他的班级,参加他的补课?这是自毁声名吧。

因此,我要说,因此,我觉得一个理性人担任老师职务是不会“课堂不讲课后讲”的,这对他坏处多于好处。

反过来说,对一个老师来说,他怎么选择参加课后补课的学生、怎么教学生才能得到收益最大化呢?

我想不外两条:培优,补差。要么,把尖子生的优势再巩固、提高,得到年级、校际乃至全市、全省的头筹,这样家长会因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想法,继续把孩子送来;要么,花力气把后进学生的成绩抓上来,这样家长会因为“孺子可教朽木可雕”的期望把孩子送来。

摸下巴,课堂不讲课后讲的这种说法,貌似耳闻也有五六年了。我觉得不能完全武断说没有这种事,但说法传这么广么,一方面是人云亦云,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排除被补差的那部分家长拒绝承认自己孩子的问题,而把责任推卸给老师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