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一些说明 -- 葡萄

共:💬2308 🌺7433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按我自己的解读,

你这段话和葡萄的想法已经比较接近了。

我想的是,如果每个人就是一个节点呢?或怎样令每一个人可控可测,成为信息或控制传播链上的一个点(去精英式教育)......

想到刘慈欣《三体》第17章“三体、牛顿、冯·诺依曼、秦始皇、三日连珠”里头的这一段:

冯·诺伊曼指着下方巨大的人列回路开始介绍:"陛下,我们把这台计算机命名为'秦一号'。请看,那里,中心部分,是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元件。由您最精锐的五个军团构成,对照这张图您可以看到里面的加法器、寄存器、堆栈存贮器;外围整齐的部分是内存,构建这部分时我们发现人手不够,好在这部分每个单元的动作最简单,就训练每个士兵拿多种颜色的旗帜,组合起来后,一个人就能同时完成最初二十个人的操作,这就使内存容量达到了运行'秦1.0'操作系统的最低要求;你再看那条贯穿整个阵列的通道,还有那些在通道上待命的轻骑兵,那是BUS,系统总线,负责在整个系统间传递信息。"

"总线结构是个伟大的发明,新的插件,最大可由十个军团构成,能够快捷地挂接到总线上运行,这使得'秦一号'的硬件扩展和升级十分便利;再看最远处那一边,可能要用望远镜才能看清,那是外存,我们又用了哥白尼起的名字,叫它'硬盘',那是由三百万名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构成,您上次坑儒时把他们留下是对了,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记录本和笔,负责记录运算结果,当然,他们最大的工作量还是作为虚拟内存,存贮中间运算结果,运算速度的瓶颈就在他们那里。这儿,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是显示阵列,能显示计算机运行的主要状态参数。"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