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每个人都可以伸伸腿——从“清末之GDP”谈起 -- 黑岛人

共:💬100 🌺3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回的真有点莫名其妙了

物业税的问题我前面发言中都声明的很明白了,当代开征物业税的利弊及你的感慨,题目太大,我本贴无意讨论,我一再说明,我不满的是你提出的“最后十余年财政膨胀是直接导致满清灭亡的导火索”,而对此却没有提供坚实的原始证据和推理过程。好吧,下面这段是我猜的——你也许本意是用此例比喻来警醒近年来国内财政税收暴涨对民间经济活力的排斥作用,以及利益集团争着分肥,长远来看对国家根本利益和安全的危险——但正如同我完全不能肯定自己确实猜中了你的真意,反过来我才没有必要为了顾虑你本意用心之良苦,而就对你资料和证明上的漏洞视而不见,“大清亡得冤”如果你看不出是在反讽也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而且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了,不客气的说,也就是在河里,除了偶这种极少数的二楞子外都是谦谦君子,换了其它毒蛇多的地方,你这个大漏洞早就被一拥而上咬得体无完肤了。

至于“可以不可以做到判明近代时候实际各国GDP的问题”,你至少是误解了我的观点(如果不是混淆的话),对于二十世纪中叶以前的各国GDP(实际上,其实必须强调,那根本不是当代意义上的GDP!而是依据不同学者自定义的购买力平价体系转换后的经济数据),我并非是要求一定可靠的估计出一个很精确的数字,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同样是1820-1950这段时期,专业的计量经济史学对于欧美诸国GDP的估计,就确实是已经可以勉强接受的了。但中国同期的GDP估计绝大多数就不行。

这是由于目前为止,对二者同期的原始经济资料统计和保存状况差距巨大造成的客观差异所至,而不是由于你我主观观点不同造成的。我已经一再指出,在作为当时农业社会经济根本的中国人口和田地的数字都根本无法确认出一个大概数字时,怎么可能推出有把握的GDP数据来?就好象今天,不知道全国大约有多少大中型工业商业企业,也根本不清楚全国有多少劳动力,更不知道各地的能源消耗量和主要生产产品产量,然后就冒出来个GDP数字,它是怎么统计的?能相信吗?

作为科学来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暂时接受一个不太精确的数据,但绝不能接受一个靠猜出来的数据,哪怕未来可能发现它恰好猜得很准。所以在目前的条件下,企图用标准化的货币化数值估度中国早期GDP实际是毫无意义的。对这类以现有条件无法精确化的数据,唯一可以接受的使用方式是将其集合化,但你也没用。更不能容忍的是,居然还是言之凿凿的使用“至多半个世纪便从11%跌到了1%”,这种明显与常识不符的数据……,如此种种,拍你又关所谓“范式”什么事呢。

最后扯开说一句,你在文字表述上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出在:试图在太短的篇幅内表达太多的意见,结果内容量无法撑起过于庞大的框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