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del -- MRandson

共:💬283 🌺752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是不是需要看看自己的逻辑?

一方面厘金什么都是不好的,连他救了清王朝都不承认。一方面拼命夸盐税。动不动就是你知道什么什么。

你那么痛恨的厘金最后1911年不过4300万两,那么美好的盐课(盐厘咱就听你的算盐税不算厘金了)就收了4500万两。是道光时的10倍。我就想问你是中国人口增加10倍还是吃盐增加10倍。对所有货品征收的厘金收了4300万两就是十恶不赦,那么每日必需的盐收了4500万两就是“税制向现代转型 ”。这个逻辑真是理解不了啊。

我们说厘金挽救晚清,是指厘金在湘淮楚各军军费方面的作用,那时唯一的作用。是说厘金在平捻军费的作用,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甲午后,各地厘金很多做了贷款担保,在这种情况下,小站用盐项没什么奇怪。但晚清军费依赖厘金是不争事实,太平时期就不说了,其后的同治十三年(1874)厘金收入用作军费的占 73.7%,光绪元年(1875)占75.4%,光绪十年占77.6%,在充作军费的厘金中有90%以上为各省军费。太平后,厘金很长时间内基本上也只用于军费开支。一直到甲午,大批厘金作为战争赔款引起的几次借款的抵押,所以才在大头上成为贷款还本付息所用。比如江苏厘金,同治11年,300万厘金中,本省军费143万,水师33万,主要为其他省的军费的协款59万,差不多60%,而甲午前的同治26年贷款还本付息就占了66%. 当然厘金作为军费来源作用减弱,成为败军之费的来源了。至于为什么厘金在31年才停收,因为他除了十恶不赦外还有历史作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