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衰落和复兴背后的文化因素 -- 思想的行者

共:💬113 🌺1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人没有重商尚武的传统

我说西方重商,不是说他没有农业。而是说他的主体社会是建立在商业的基础上的。如希腊和罗马。

中国重农,但是我们的商业也很发达,丝绸之路,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都是例子。问题在于,我们的这些商业活动,以及适应商业活动的伦理观、政治观,从没能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占据主流。我们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组织方式,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伦理观,都是适应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的现实的,而不是适应商业社会人和物的流动性都很大、等价交换原则盛行、对时间和数字很敏感这些特性的。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兵书最多的国家,文人喜爱谈兵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就对外部社会而言,传统上中国的军事主要是防御的。汉代为了对付匈奴,曾经大规模出击,但那首先是因为匈奴扰乱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安宁。唐代前期疆域辽阔,军队出击到中亚,不过,唐皇室有胡人血统,胡气尚存。所以,他们可以赢得西北少数民族的部分认同。除此之外,没有哪个朝代是整体上以向外出击为立国策略的。而后期的唐朝,西部边疆快要退到西安城下了。宋代儒风复盛之后,对外用兵更主要是迫不得已或者以示威慑。这种态势,可能来源于东亚社会的地理环境。中国占据了东亚最富饶的地盘。往北往西都是环境恶劣的高原戈壁,往东是茫茫大海,对以农业为主的中国社会来说,没有实用价值。控制这些地方,不过是出于安全考虑。控制不住的时候,就是边患频仍的时候。不过仍挡不住内地主体农业社会的繁荣。宋朝是最好的例子。明朝则承受了倭寇之乱。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特别是宋以后。

反观西方民族,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征战杀伐,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到罗马的赫赫武功,到十字军,北欧海盗,中世纪欧陆各国、英国之间的频繁战争,近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扩张,乃至今日美国还是打仗上瘾。对他们来说,战争就意味着财富。没有比战争发财更快的方式了,就算有了工业,也要靠战争去开拓原材料产地、占领市场、开拓商路等等。所以,中国的偶尔尚武,与西方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我们的传统是马上夺天下,然后迅速偃武修文。这还是由于中国两千年在东亚社会独大,没有其它文明能真正挑战中华文明的优势地位。

近代的挨打,现在的国际政治格局,都迫使中国人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而且要时刻拿着武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侵略成性的文明,这个文明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游牧民族,而是有着发达的社会组织系统、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优秀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研究的重商尚武的民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