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了认证的八卦:非典纪事 -- 米爹

共:💬59 🌺1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为了认证的八卦:非典纪事

下河一个半月,通宝少得可怜。为了通过认证,只好拼命发言。

无奈肚中无货,兼之人懒手闲。胡乱写点八卦,但求早日升仙。

对于我这样的小民来说,非典之始,始于邮箱里上转来转去转得不知来源出处的一个贴子,内容是广州出现怪病,死者皆为青壮年。当时看过,仅付一笑。南蛮之地,怪事年年有,今年不稀奇。

在2月和3月貌似高发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和事一切如常。板蓝根和各种消毒液的脱销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尤其是板蓝根,好象有万能解药的感觉,什么病游行它都是第一个脱销(如今不又脱销了?)。我姐姐和一堆亲戚都是药行儿的,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来,姐夫更是对广东来的药批同行们嗤之以鼻,说“全是他们搞得这么紧张,害得我们跟着加班”。我们这些人也就是在媒体报道中大致知道有这么一种怪病。然后,回家看中央4直播美国入侵伊拉克。印象最深的是张召忠对美军一路直插的战法连说看不懂,对伊军没有大规模抵抗也分析不出个道道儿来。还是我那当了一辈子兵的岳父一针见血:美国人进去容易出来难。

鲁健因直播伊拉克一战成名,王志因报道非典而名声大振。那年的春天,央视出了两个模范。

转眼四月已至,形势渐趋诡异。先是北京某老军医因向海外传媒爆料而获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接着传出北京的医院都不能去了。口罩现身街头,并不多见。

公司要派人去开广交会。每年我都是要去的,那次也不例外。与一位同事上飞机时还开玩笑呢,没心没肺地说在广州住两天院也不错,反正环境好,还能看本港台和HBO,省得在北京天天加班。

从广交会转进江浙上海拜访供应商。一路下来大家都吃得脑满肠肥,只有一位熟得不用客套的老兄说,咦,你们还出来乱跑,传播病毒呢吧?

从虹桥回北京,飞机上气氛已然紧张。口罩男女随处可见。空姐们忙着喷东西消毒。我把临出差前老婆给的口罩珍而重之地戴上,结果睡一觉落地时发现已经被我的哈喇子浸湿得没法再戴了。

政府在重压之下决定公开真相。其实也就是从那天起非典才真正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众多外地人选择逃离北京。西客站那条路的拥塞程度直比春运。我对老婆说,其实这些人没想明白,得了病还是留在北京好,医疗力量最强大,回去了真有事儿怎么办?老婆说,这个时候,人最想的是和家里人呆在一起啊。

超市又现久违的抢购潮。我也去抢了。但抢来抢去只买了点方便面,其它的东西要么没了,要么感觉用不上。

北京人的名头与过街老鼠齐名。忘了是我姐的亲历还是某个人的讲述,她去天津药厂提药,全国各地一堆人堵着工厂的销售科,她个矮挤不进去,情急之下大喊:都别挤,我是北京来的!哗的一下,桃李不言,鸦雀无声,她的面前立刻现出一条通路,施施然上前办了手续走人。

老家的人也挺绝,回村儿的一律不准进村,先在地里搭个窝棚住七天再说,有人给送饭。老头子听了以后乐,农村不乱,中国乱不到哪儿去。

老婆的单位改成分拨上班,两拨人一天一轮,避免出现一例全部隔离工作没人做。窃喜,大力向老板推荐这一先进经验,老板自然从善如流。排好班,兴高采烈回家一说,老婆撇嘴,你个猪头,把时间搞错了,我是一三五,你排在二四,你什么意思,不想和我在家呆着?晕,只好再找人调班。

很多单位都放大假了。人们闲在家呆着没事做,吃饱了饭只能搞搞体育运动了。一操场全打羽毛球,三四十个球满天飞。晚上放风筝,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带小灯泡儿的风筝。

更多的人绕着操场疾走,老远一看以为是监狱放风的犯人。

真正觉得害怕的是医院转病人那天,我们单位在地坛医院旁边,一上午啊,救护车凄厉的叫声不断。有点害怕了。

东二环辅路上看到过一次收容病人。本来是没有什么车出来办事的,路上特好走。结果那天堵在一个进主路的入口外面了。可巧距离前面的防疫车不远,看见两个白色防疫服的人扶着一个老大娘上车,然后,喷洒地面消毒,走人。我当时一下子就想起了《卡桑德拉大桥》。

要说印象最深的么,是那一年的谣言真TMD准。或者,不是谣言,是互联网传播的小道消息。非典最早是从转发的邮件知道的。老军医的事儿也是。大规模转院前也得到类似的消息了。甚至还有小汤山医院施工的消息和平面图!

这个病就这么来了又走了。它是武器吗?也许吧。但中国人能熬过几千年生存考验的基因也不是随便谁想灭就灭得了的。正经八北的古老民族,全世界只剩下我们根红苗正地滋润地活着了。

只要活着,就是胜利。

关键词(Tags): #非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