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 -- 席琳

共:💬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怎样感悟历史

作者:朱蓬蓬          

鄙人猜想,印在书上的大概有党史,中华民国史,明、清史,再远一点,大概司马迁的《史记》也算是记载的历史。至于存在档案馆里的历史,一般是经过公事人整理出来保存的,其中既有已经解密可以查阅的,也有许多是有一定保密年限,尚未公开的。另外,当事人所亲身经历的,不外乎是各种回忆录、自传之类的历史。

印在书上的历史。据说,自从孔夫子发明了春秋笔法,就把中国的历史搞得扑朔迷离,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往往随着不同时代之不同人物之需要,给予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而这种包装在某种程度上已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例如,关于陈独秀,关于第四方面军,关于延安整风运动,关于庐山会议,关于“反胡”和“反右”斗争,关于1960年自然灾害,关于潘汉年的是是非非......翻来覆去,肯定或否定之后,再来否定之否定,搞得云里雾里,一般人都很难知道其究竟。至于一些专家的所谓研究,也不过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通过猜测加以修正罢了。

存在档案里的历史。档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原始材料,这一种档案比较实在。另一种是根据人们事后的提示,加工整理出来的各种文字或实物材料,这种档案可信度要打折扣。例如,和档案馆有同质意义的黄埔军校纪念馆,南昌八一纪念馆,以及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件的、集体的、个人的纪念堂馆,往往由于政治的需要,或某种个人意志所造成的随意性,几十年来,纪念文字或实物一再被修正,例如,过去知道雷锋精神是艰苦朴素穿补巴衣服,现在却被告知雷锋也戴过手表。当然,这不过是一点小小的补充和变动,无伤大雅。实际上更有一些是胆大妄为的“伪造”,例如,关于党的“八七会议”,据参加过该次会议的当事人叙述,在武汉租界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文字材料保存下来,但现在在某历史档案展览中,竟有用毛笔正楷书写的“会议记录”。

当事人所经历的历史。回顾众多当事人的回忆录,有许多是很有必要的对历史的修正,是十分宝贵的遗产。但往往也有由于时间的久远,记忆模糊而改变了历史的真实。例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时间,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到底是那一天,已经无法考证,以至于毛泽东同志就定为七月一日作为党的诞生之日。

总之,以上不过是笔者略举一二而已,广大读者自然还会有许多补充。由此可见,所谓印在书上历史,存在档案里的历史,以及当事人所经历的历史,由于史家对历史的玩弄而缺乏公信力,特别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众多历史人物的翻案,给世人留下了恶劣的影响,从而演变成当今中国有无数的“戏说”在舞台上出现,真正考查的话,除了扑朔迷离无所适从之外,不能不让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担任了主角。

至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吴营洲先生提出的“藏在老百姓心里的历史”。是的,堂堂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在老百姓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这杆秤最公正无私,只要是国泰民安,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时代,其历史必然是应该称颂的,无需历史学家来画蛇添足地修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