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史一些问题之反思 -- 席琳

共:💬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970s / 西河伯的链接

我们在用什么样的历史书?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6月25日 05:50: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刚刚修订后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修订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为例,来探究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

......

三、教材在讲述很多历史的时候,表述的不是历史应该表述的内容。比如,在“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内容中,提到豫湘桂战役中的衡阳,日军使用大批毒气弹和燃烧弹,致使衡阳城内“大火熊熊,万丈红光,全城化为火海”,却只字不提著名的“衡阳保卫战”。该章节最后一段写道:“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仅不说它与“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标题是否相符,其内容本身就有误。从试验修订版到这最后的修订版,都将签约时间弄错了,将1月写成了11月!

四、修订仓促,瑕疵不少。课文的很多表述是暧昧的,不好说它表述的是对是错,但在教学中却极易引起误读。比如,《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一节,在讲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配了《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见》的照片。照片并非1972年的会见照片,而是1975年病逝前的毛泽东会见“前总统”尼克松。此时的毛泽东,病中倦容与尼克松的轻松微笑形成很大反差。

该教材在修订中,有的正文做了修改,课后练习却没改,让学生不知问题所云。有些练习题,除了弄错答案,文不对题之外,还有意无意地忽略事实。有道材料题,材料一用的是中共的抗日通电,材料二用的是蒋介石庐山谈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这句紧随其后的话被砍掉了)。题目要求学生从中比较国共对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什么异同。教参给的答案是,“不同点: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要求国民政府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企图。国民党企图依靠外力、对日寇抱有和平苟安的幻想”。这材料中哪儿有一点“国民党企图依靠外力、对日寇抱有和平苟安的幻想”的相关表述?材料题讲的就是证据,不管蒋介石以前和以后做了什么,但这份材料表达的就是抗战,这些讲话,对当时的中国人是一种抗战的鼓舞。如何要求学生不顾这些事实而妄加判断?

这样一本教材,几乎一统中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天下,是学生认识今日中国的参考,是学生参加高考的知识标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被奉为神明,一切的工作围着教材转,如何以最佳的方式体会教材、熟悉教材是所有师生最重要的工作。笔者有一堂课只是对教材的结构作了调整,就受到了老校长的批评,说专家的心血不可变动。高考也得紧密地围绕教材,如果知识有一点超教材,就会被广大师生批评为“超纲”。可这样的教材,担当得起如此重任吗?

......

连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都要进行一番改造,然后还要强调说这是它的本来面目,编书的“编”到这个地步,令我们教这些书的人无言可说。(瞿建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