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房地产价格的降低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的关键 -- 思想的行者

共:💬70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扩大内需之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现在中国政府的扩大内需的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我认为这不够,中国政府可以更有雄心的借助危机中各种要素价格降低的机会启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谁都知道,问题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把握时机。

1,现在是中国大规模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时机吗?

我认为是,因为中国在中低端产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能力了,现在正是朝着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实现飞跃的大好时机

2,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

A,资金困难,高新技术产业往往是资金密集型的,需要很多很多的资金,我们的银行,我们的资本市场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保证吗?

美国发达的信息产业是建立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我们的银行资本市场能够拥有更大的对企业融资的支持能力。

中国不是缺乏资金,中国工商银行的储蓄是全世界第一,中国很多上市公司融资以后,大笔资金缺乏去处,只好重新投入到股市中进行炒作;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怎么样把这些闲置资金给投入到最需要资金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去

B,人力资源:中国需要有类似于比尔盖茨这样的能够洞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另外也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中国每年毕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数量非常巨大,这是中国的潜在的人才优势所在

C,市场环境:中国很多产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以后,马上就招致了大量的跟进者,垂涎于产业开拓者们的丰厚利润,大量的后继者跟进很快导致了投资过剩---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了产品挤压,价格战,从而导致整整一个产业陷入低迷,创新力严重丧失

重复建设---价格战,这样的事情如果继续,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重演,那么中国企业绝对的会丧失机会,因为重复建设---产品积压--这已经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价格战更导致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严重受挫,高新技术产业最需要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如果企业在价格战中丧失了基本的盈利能力,又怎么可以进行必要的自主研发呢?

重复建设导致了中国的产业的规模效应不能发挥出来,这也就是一个偌大的中国,市场容量这么的大,却孕育不出一个类似于三星,松下这样的具有竞争力的消费电子产业的企业来。

D,法制环境:

中国需要严厉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导致了很多企业产生了投机心理,寄希望于偷窃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来发展自己----偷书不算偷,这是中国古人的看法,这样的看法应该要改变了,偷盗知识产权,其实是一种更加恶劣的偷盗行为。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其实只是中国在经济领域内的对企业法人的权利的保护以及对企业法人的违法的打击的力度不足的一个很小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法人是最基本的单位之一,只有企业法人的权利得到了足够的保证,才能维护市场的秩序,只有对那些违法的企业法人进行了足够严厉的惩罚,才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才能让那些守法的企业得到应该有的发展。

实际上,要在中国更加严格的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很简单,对于那些偷盗知识产权的企业,处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元的罚金。

法律之所以能够起到保障作用,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威慑力,只有威慑,才能够让对方不敢去违法,反过来如果法律不具备威慑力的话,那么即便是你制定了再多的法律条文,也会被人家给当成废纸。

我认为美国在历次经济谈判中对中国提出的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人在谈判中所提出的为数非常少的对中国有正面促进意义的要求之一;中国人往往以各种方式推脱掉,以为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难以改变,其实不然。只要中国的经济法制稍微做些变动,中国的市场产权保护状况就可以大为改观。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总是以行政执法部门来处理那些企业法人的违法行为,而不是如同国外那样的依靠经济检察部门对企业起诉,通过法庭判决的方式来处罚那些违法企业。法庭判决相比于行政执法,更具有可追溯性,公开性,公正性(被告企业可以进行辩护),公信力更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更大,更能够威慑那些企图通过违法来获利的企业法人

F 政府支持

政府推动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政府促进产学研联合,政府督促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政府协助企业进行品牌创建等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