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南京!南京!》:离悲剧只差一步 -- 梦秋

共:💬251 🌺5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什么多数导演都会有这个陋习

这个陋习就是 试图去表现大屠杀里面日本人的人性.

黄军的人性就是没有人性.

问题是 一部两部可以,可是我发现新派的电影里面,几乎每一部都有.

可是老派的就很少.

我觉得原因可能是老派电影离事件的时间短,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对于黄军的印象都比较真实.从内心里面比较痛恨他们---这并不奇怪,因为但凡是了解黄军的都会痛恨他们.

而新派电影里面呢,表现人性就是千篇一律的表现人性善良的一面,这实际上我觉得是导演试图用中国人的人性的印象去诠释黄军. 结果造成了, 那个角川并不是黄军,而是一个穿着黄军衣裳的中国人这样一个印象.

对于黄军的人性,我认为表现最成功的应该还是鬼子来了这个电影. 电影里面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黄军多坏多坏.只是在结尾处表现了人性的丑恶,也就是黄军的"人性". 这才是精髓,他表现的不是黄军的"黄军性". 当然,黄军性也是残暴的,但是,黄军的人性的残暴,比这个黄军性还要更加残暴.

我觉得这样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回头来说南京南京

为什么陆川要这样表现呢? 我觉得除了人性的善良,使他宁愿自欺欺人得要给黄军留一抹人性色彩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因素是他可能是要用这样的手段来打动日本人要让本片在日本上映.

这个想法无疑是值得赞许的,可惜,日本右翼并不这么看待. 他们在抱怨,本片的场面过于残酷,是丑化黄军.

可我想,丑化黄军的不是陆川,而是黄军自己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