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献丑系列文章:源远流长的古代中日关系 -- AleaJactaEst

共:💬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国篇: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

金庸大侠说,他在创作武侠小说的过程中,从一个大汉族主义者,转变成了民族平等的鼓吹者。他这个说法,我只同意一大半。诚然,在金老笔下,必入英雄排行榜前三强的萧峰,以及必入美人排行榜前三名的香香公主,都是非我族类。北方诸族如蒙古,契丹,女真大汉们的慷慨豪迈,让人荡气回肠;南方诸族的女子如蓝凤凰,何铁手,刀白凤等,虽然有些爱下毒之类的不良嗜好,却各有各的动人之处(连何红药,可爱是谈不上,但也是一代情痴)。唯有藏族,在金老大作中无一正面形象,而且往往是集天下恶劣品质与一体(金轮法王,血刀门,桑结等等) ,在干尽坏事蠢事后,被韦爵爷等人大快人心的干掉。我看,金老对藏胞还多少有点保留意见。联想到李敖在自传中也称达赖喇嘛为“ 妖僧”,看来党中央要坚决反对“ 藏独”,在港台同胞中是“ 吾道不孤”(相对而言,<<书剑恩仇录>>有为疆独鼓与呼之嫌) 。

无独有偶,中国中央政权(指控制大部分中原的“正统”王朝,不限于汉族) 与四周的邻居们处的好的时候少,关系坏的时候多。因此,在正史上,对北狄,西戎和南蛮难得有什么好话,有时候简直是恶意诬蔑。唯有东夷的风俗之美,即使在兵戎相见之余,也是史不绝书。孔子在中原吃不开,也发牢骚说,要出海找“ 九夷”。看来东方异族的确有让黄皮肤的戈培尔们倾倒的魅力。

不过正如“ 乾坤大挪移”也有等级一样,各位大“夷”受恭维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在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的魏志第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的最后一节中,提到了倭人,而且用其它几族作陪衬,说尽了日本人的好话。

让我们先来看看陈公对另外几族“ 东夷之人”是何等的不感冒。

第一个撞枪口的是高句丽:

"在辽东之东千里。。。。

其人性凶急,喜寇抄。

.....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

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

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其俗淫。”

第二个挨批的是挹娄:

"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其

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隐

其前后,以蔽形体。其人不洁,作溷在中央,人围其表居。”

光脏也就算了,而且还是:“古之肃慎氏之国也。善射,.....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东夷饮食类皆用俎

豆,唯挹娄不,法俗最无纲纪也。”蛮族形象跃然纸上。

还剩个韩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居处作草屋

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之别。”

这种坟墓式的土屋,门开在顶上,人在里面杂居,扒进扒出。这样的古迹,据说现在韩国还有。

有比较才有鉴别,下面大家可以看到陈老是如何拍倭人的马屁的,由於该马屁是我国正史中对日本的最早记载,值得大段抄录,我不自量力,在每段后稍加评论。

“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今使译所通

三十国”。

倭字,并没有诬蔑之意。当时日本自称ITOH,或INU,让发贯了单音的中国人来念,成了倭,也很正常。现发掘出来的古日本人的骨骼,平均身高不超过1米45,就算是倭矮同义,那也。。。至於日本何时该名为日本,请听我下回分解。

汉武帝占领朝鲜半岛,设立了四个郡,带方是最南端的一个,也是陈老写书的时候唯一一个还由中国人统治的郡,

其余几个,已经被上述的几个“ 东夷”族收复(或者叫侵略) 了。

“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

始度一海,千余里至对马国。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

如果按陈老指点来航海,估计一辈子也到不了日本。不过,不考虑他所提供的方向和里程数,对马这个地名倒是沿用至今。

卑奴母离这一怪名字,发音恰如HINAMORI(古时日本边疆节度使)。

“南至邪马壹国,女王之所都,水行十

日,陆行一月。”

这段上面还有一大段陈式导游,东南西北,让人如坠雾中;里程数更是颠三倒四。但这个邪马壹(YAMATO)

是大和地区,是日本的传统政治中心。

“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古以来,其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

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今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

为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

东。其风俗不淫,男子皆露??,以木绵招头。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莱,皆徒跣。”

这段很象是忠实的报告文学,今天的日本人还是本性难移,好沉没捕鱼蛤,至於露??这种发型(头中央留一根象辫子的发结) ,大家在多种艺术作品(包括电子游戏的配图) 中早已喜闻乐见。吃生菜的习惯,早已发扬光大,由生鱼而生肉生鸡,并已经走向世界。脱鞋赤脚,也是多数日本人回家干的第一件事。

至於倭人是不是大禹后裔,我难赞一辞。

“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

其人寿

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妇人不淫,不妒忌。

不盗窃,少诤讼。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宗族尊卑,备有差序,足

相臣服。收租赋。有邸阁。国国有市,交易有无,使大倭监之。自女王自女王国以北,特置一

大率,检察诸国,诸国畏惮之。常治伊都国,于国中合如刺史。王遣有诣京都、带方郡、

诸韩国,及郡使倭国,皆临津搜露,传送文书赐遣之物诣女王,不得差错。下户与大人

相逢道路,逡巡入草。传辞说事,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对应声曰噫,比如

然诺。”

这一段对倭人极其恭维,这个社会等级森严,一夫多妻,但“ 妇人不淫,不妒忌。

不盗窃,少诤讼。”象<<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佩服啊,佩服!

“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住七八十年,倭国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

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年已长大,无夫婿,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

记载得象一切政治斗争一样真实可信,可惜的是,在日本的史书里,找不出这么一位相应的女王来。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

京都。其年十二月,诏沼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守刘夏遣使送汝

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

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

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道路勒劳,

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今以绛地交

龙锦五匹、绛地约粟临十张、舌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又特赐汝绀地

句文绵三匹、细班华临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

丹各五十厅。皆将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

郑重赐汝好物也。”

这是日本对中国,正式称臣的最早记载。可惜,如上所述,在<<日本书记>>里没有这么一个倭王卑弥呼。

这段文字也就成了陈老的一面之辞。这段以下还有几段中日的官方来往记载,当然也只有参考价值。

陈寿的这篇<<东夷>>传,大部分抄自鱼豢的<<魏略>>,<<魏略>>的生花妙笔,把两千年前的若干风俗,再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应该确信,<<倭人传>>更接近于游记,而非<<山海经>>那样的小说。但至此,中国对倭人还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日本慢慢的有迹可寻,要等到陈老之后的两百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