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1) -- 忘情

共:💬468 🌺16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测试是要一步步来的

而且,如果具体说到运十,那么光靠之前的那些707的备件就不可能支撑完整个测试。

而且从网上的资料来看:

从1980年9月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

意思就是三年多的时间里面,飞了130个起落,平均一个星期还飞不到一个起落,每个起落不到一个半小时。相比于其它各主流民航客机的日常起降和飞行强度,这种测试强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我的经验中,如果出现这种测试强度非常低的情况,一般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1:在测试中发现的故障太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调整和解决;

2:可靠性太差,每经过一次测试,需要花费大量的维护和保养时间;

3:某些关键性的部件的备件存量不足,损耗后无法及时补充;

而出现这些原因,一般也意味着这个东东实际上还基本上没有最终定型,也就是说还是处于“不可用”状态的。既然如此,就更谈不上后面的“大量测试的机会,大量使用的机会”了。

从我的看法中,虽然中国自己的高铁--无论中华之星还是其它的--虽然还是问题多多,但是起码是能出研究院,能定型的。就凭这一点,还是比运十强了起码不止一个档次的。所以如果说为了支持自主研发,国家专门投资建造一条试验线路给各国产高铁去做大量的试验和测试,只要不是强行上正线运营,我是有条件赞成的。但是从现在公开的信息来分析,运十当年是连这个标准都远远达不到的,所以放弃虽然无奈,但是确实是合理的举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