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分析人口问题的方法 -- 冷眼

共:💬72 🌺101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中国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这一点还是令很多人感到骄傲的,在研究中国发展时候,很多人都总结了很多中国的特点和优势。不过在注意中国特色的时候,也要认识到有些基本的东西总是世界一样的。

例如说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所谓富裕,就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占有资源水平提高,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东西。人均资源水平,也就是一国所享有的人均资源水平,发达国家的例子毫无例外的表明:高的人均资源投入才是富裕的标准。有了高人均资源水平投入,人口密度大和本土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也能保障社会环境和社会保障的良好,反之人口密度小或者本土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很难过。当然,高水平的人均资源投入消耗了大量资源,加上中国的加入,世界资源的紧张局面已经出现。所以就有种说法,说中国不应该象西方国家那样消耗资源,而要走“不同的道路”。这种说法听起来很高尚,但是“不同的道路”是什么?它怎样让中国人生活得满意?却没有人说清楚,实际上是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对于中国来说,所能获取的资源的限制,也是控制人口的一个基本原因。

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发展的路线也是相同的。这个发展路线是指为了实现人均收入的提高,也是先从低端产业做起,向高端产业攀登,同时逐步退出低端产业。这样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有人总是抱着所谓“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放,希望以此为标准制定人口政策,实际上完全忽视劳动者的要求,并且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当社会保障水平上升后,劳动者就不会倾向于去做收入低、劳动量大的工作;另外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标志是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环境法、生产安全法、知识产权法等等的出台及执行力度的加大,本身会增加低端产业的成本,使它们失去竞争力,最终退出市场。所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低端产业的退出是必然的事。反过来也可以说,低端产业没有退出市场,本身就说明了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这是我们在讨论人口政策与就业的关系时必须认识到的。

坦率的说,上面这段就是针对所谓“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的观点。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里关键是理解什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指经济发展实现人均收入增长的需要,而不是满足所有职业空缺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始终存在“人口红利”的,实际上,这种“红利”太多了,已经成了负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