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新闻】中国轿车即将杀入美国市场 -- Highway

共:💬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漫谈奇瑞和自主研发

礼拜五下午本来也做不成什么事,接着这个话题胡侃几句。

奇瑞的情况我不熟悉。从第三方的各种新闻报道和分析来看,我个人的感觉是奇瑞和中华的业务战略把握是要好于吉利的。起码奇瑞和中华不是随波逐流地用最不动脑子的价格战来拓展市场。从其几年的市场举措来看其确实是综合思考了全面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推广策略和服务策略的(象是Marketing101的东西?没错,做好可真不容易)。象今年前几个月国际大厂象大众、通用携手降价,战略意图明确,而在这样的压力下奇瑞和中华至少比吉利的日子要稍稍好过一些。另外,奇瑞的新东家是财大气粗的上汽。虽然说经营完全独立,但想来上汽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几个盘子里不会完全漠视奇瑞的利益,在经营层面总是多多少少要施加一些影响力的吧。

自主研发当然是个极痛苦的过程。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目前仍然处于痛苦的跟随模仿期。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大厂战略姿态的越来越富有侵略性(他们自身也面临严峻的股东期望和竞争压力),克隆策略的路子也无疑会越来越难走。第二条路是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新型汽车相关的技术革新。如果给予同样的政策和足够的发展时间,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一定大大高于国有企业(如新型动力发动机的研究,早就被纳入了国家863计划,听说论文也已经发表了一堆,就是没见着果子),我对此深信不疑。然而风险资本的筹资和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又大大约束了科技创业的活力。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依靠资本力量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经过这许多年的整合,国际整车行业5+2的格局恐怕不是中国企业在短中期内可以去影响的,然而国际上也确实存在着许多中小企业可能存在潜在的收购目标,如整车设计公司、关键部件设计公司、关键部件生产商、以至于某些意图出手的品牌等等。现代化的企业早已将兼并作为获取研发资源的关键手段,这点微软就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学习案例。在新的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品牌”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自己来(中国企业学习江主席的“与时俱进”不能只流于形式啊)。电子行业已先行了一步,如浙江华立收购Philips的CDMA芯片部门,TCL收购Thompson等等。当然,这种收购以及收购后的整合困难重重,但这些努力无疑为汽车行业的同仁们给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奇瑞已经开始自己生产AVL设计的发动机了?如属实倒真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好事。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欧日的高端数控机床还是限制出口的,而国内(指纯粹的国有或民营企业)象轿车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高精度产品的制造和装配工艺距离欧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见过展览的一具切开的大众自动变速箱模型,极冷艳,不夸张地说就是一个登峰造极的工艺品)。当然,这个印象也是陈年旧货,是时候去更新一下了。

漫无条理,打哪指哪,别把俺当行家,俺也就是个忽悠。谬误不少,多多包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