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共:💬784 🌺1738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八)

八、备战经济定价准则

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而交换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于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从一个例子开始:一袋米换两只羊。所不同的是,大家对一袋米为什么换两只羊而不是三只羊的解释不同。西方经济学认为,这是由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政治经济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生产一袋米或两只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致相等。

一袋米换两只羊。那么,几袋米可以换一枝三八大盖?

一枝三八大盖。附带五发子弹。完好。1943年的中国。几袋米可以换?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地点不同而不同,更因为对象不同而不同。在国军或伪军的单个逃兵那里,也许是两袋米(国军排长黄仁宇就因为担心士兵把枪偷走卖掉而夜不能寐);在国军的某军需官那里,也许是三袋米,但要换成现大洋,还必须批发,一次200枝,(某抗日名将,好像是董其武,就得这么换下本来该无偿发给自己的200支枪以换取领到另外800支);而对于八路军,你有多少米也换不来一枝三八大盖,因为那是他们的武器。

上面这个例子表明,战争中的交换,与和平时期的交换,存在本质的不同。或者,用科大胡不归的话说,战争是“经济学用不上的情况”。战争中,人们衡量物品,更多地是考虑其使用价值,而非价格或价值。

现在回到备战经济。备战经济自然具有经济的共性,交换也仍然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但是作为准备全面战争的经济形态,备战经济又必须高度重视物品在战争中的使用价值。

备战经济定价准则:商品的价格必须反映其在战争中的使用价值。

备战经济定价准则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社会中可以自由流动的那部分资源向备战作用大的部门富集。备战经济时期虽然是计划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国家计划完成,但是也还是有些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的。例如,同样是拿国家工资,可以流向国营大厂搞重工、军工,也可以流向百货商场当售货员。由于国营大厂生产的产品在战争中的使用价值大,反映为国家对军品的定价高,国营大厂效益好,于是大家抢着去国营大厂,国营大厂就可以招到更优秀的工人。通过这种资源富集,中国进一步为工业化凝聚了物力和人力,并在长达30年的时期里,使得工业化成为全民的的理想和道路。

备战经济定价准则同时直接导致了后来被抨击为“剪刀差”、“价格扭曲”的种种现象,并且已经被当作定论写在各种主流媒体上。但问题在于,拿市场经济当标准,备战经济当然是扭曲,不能反映供求关系;但站在备战经济的标准,市场经济不也是扭曲,不能反映战争中的使用价值么。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扭曲不扭曲,而是能不能完成备战的历史任务。而二战欧洲战场和1949-1979年间的海峡两边,已经雄辩地指出,市场经济在备战上是十分低效的,无法完成备战的历史任务。

举个极端的例子,当前一幅名画的售价可以相当于国际军火市场的一台主战坦克。但是,主战坦克在战争中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大的正值,而名画则需要安排人手去转移,需要安排武装人员押运,一旦处于险境可能还要出动特战分队,因此是个累赘,使用价值是一个不小的负值。按照市场经济的价格它们相等,于是坦克研发部门和书画创作、鉴定部门得到同样的重视分到同样的资源,能这么搞备战么?

因此,大规模的“破四旧”,捣毁传世文物,经济上可以看作强行给文物定价,使它们的价格回复到战争中的使用价值附近。不谈它思想解放的伟大意义,仅从备战经济的角度,也是利远大于敝的。

事实上,“破四旧”固然损害了大量地上文物,但同时也保护了大量的地下文物。既然文物是“四旧”,没有价值,那也就没什么人去盗墓,于是备战经济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盗墓现象。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文物的价格从战场使用价值转向市场交换价格,大量古墓被盗,损失远远大于“破四旧”。这些地下文物和他们的主人,一定不愿意当今这样怀壁其罪吧。

凡是批判“破四旧”而不抨击改革开放对地下文物破坏的,不要回这个帖子。先检查自己屁股的位置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