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29年大萧条中美博弈 -- 泽畔东篱

共:💬8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29年大萧条中美博弈

正作硕士论文,翻到一段资料,摘录如下,另外请大家讨论。

------------------

从1929年秋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全世界一片萧条。由于当时中国史唯一的银本位国家,白银在中国是通货但在国外却是商品。当资本主义国家物价由于经济危机的尖锐化不断下跌之际,银价当然不能例外,但在中国则物价的升降正和银价的涨落成反比。银价跌,中国货币购买力响应减少,一般物价相应提高。当经济萧条,世界其他国家物价猛跌的情况下,上海的物价指数却从1930年的104。8(以1926年为100)上升到1931年的126。7。物价的上涨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直到1931年年中,世界经济危机基本上没有冲击到中国。但到1931年下半年,形势发生逆转。英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解救自己,纷纷放弃金本位,实行通货贬值,世界白银价格随即开始上涨。银价的上涨逆转了前几年对中国有利的经济形势,中国开始陷入萧条之中。

。。。。。

1931年下半年以后,尽管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致使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现象,但由于农村资金偏集上海,银价的上涨不仅没有冲击到上海的金融业,反而造成上海银行业的欣欣向荣。而同一时期的工商业却走向衰败。。。。1934年中期以后美国白银法案的实施使这一情况(赤字财政政策)发生了改变

1933年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筑起了货币壁垒,防止外国货物的倾销,并打开自己产品的销路。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过剩产品大量流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而中国首当其冲。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白银法案”,决定用高价向国内外收购白银13亿盎司,以符合改订的美国货币准备金3银1的比例。实际上这项法案的矛头完全是指向中国的。美国参议员Wheeler曾坦白供认,法案实施动机在使最大用银国如中国的国内制造业,由于银价高涨成本增加无法与舶来品竞争,从而给美国产品以畅销中国的机会,“上海或印度多开一个工厂,美国就要增加若干失业人口”。白银法案通过后,美国政府财政部即开始在纽约、伦敦大购白银,世界银价因此迅速飞涨。

。。。

由于世界银价超出上海颇巨,运银出口,除去经手、水脚、保险和一切损耗及关税等费,尚可获5%的利润。其结果,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附表)。。。另外,华北日人的秘密走私及公开武装外运之白银,尚不包括在内。。。。

白银大量外流,引起人心浮动,自1935年上半年起,上海、北平、天津等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白银挤兑风潮。。。。

为了制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曾于1934年10月15日下令对银类出口征收出口税,并课以平衡税。这虽然使1935年初白银正式出口数有所减少,但走私情况依然严重。

在白银风潮严重打击之下,我国金融业普遍出现银根奇紧,存底减少的现象。

------------------------

是否我们可以作一简单类比,当时中国手头的白银多,现在中国手头的美元多。

当然,现在中国可以控制走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华北的走私无能为力。

如果西方想转嫁危机,收购美元是不大可能,但类似的做法是什么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