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发烧是怎么回事 -- 快刀123

共:💬15 🌺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人认为这是掩耳盗铃

人體的大腦中有一造熱中樞,能不斷地產生熱能,並調節溫度以維持體溫的恆定(36.5度C左右),遇冷則毛細孔收縮,遇熱則擴張以散熱。一旦受寒邪、風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經收縮,致無法正常散熱,引起體溫升高,即為發熱或發燒;使得代謝管道受到阻塞,代謝廢物滯留皮下,刺激知覺、癢覺、痛覺神經,因而產生搔癢,全身肌肉痠痛的現象,嚴重者造成骨節痠痛。侵及頭部則頭痛,至耳朵則造成內耳不平衡、暈眩、欲嘔;病毒若破壞視神經,就會出現角膜炎、結膜炎。侵及鼻子則有鼻竇炎及鼻塞、流鼻水。其初始症狀可能為流鼻涕,稀而白、甚至如自來水般流不止。若不予理會,又加上抵抗力弱,病情就會逐漸加重;若一直發燒,就會化熱而呈現熱症。(此時西藥的退燒藥及退燒針,只是抑制大腦的造熱中樞,掩耳盜鈴而已,並沒有真正退燒;假如人的正氣強,燒退了,就可以抵抗病邪,病也就好了。若本身身體虛弱的話,病就反反覆覆,一直好不了,並會帶來許多副作用。)由流清涕而化熱後,鼻涕、痰都會變黃、黏稠狀。侵及呼吸道而咳嗽有痰;若痰停於喉管不出則乾咳。久咳則胸悶、有壓迫感。侵及淋巴則導致淋巴腫。侵入咽喉部,會使得咽喉發炎、扁桃腺發炎,嚴重時連吞口水都有痛感。侵入呼吸道則為氣管炎,到胸腔則演變成肺炎,到腸胃道則會腹瀉或便秘,甚至併發急性腸炎。

在13歲前的小朋友下丘腦發育不完全,有時會亂髮燒,而大人為甚麼感冒很少會發燒?此即原因之一,另外小朋友比較不會隨溫度氣候的變化調整穿衣,因此父母親或學校導師就應扮演小朋友體外下丘腦的功能,父母親或學校的老師可以隨時檢查小孩後背領有沒有流汗,若有應該讓其減衣服,減衣服不可直接脫掉大外套,溫度落差太大,小朋友體溫適應不良,一下子就中獎感冒了。若有汗流浹背應擦乾後,從裡面薄的內衣脫掉。尤其秋老虎季節,早晚溫差大。建議可以從身體裡到外,先穿薄長袖+短背心+薄外套來搭配。小朋友在13歲前體內下丘腦發育不完全,不靈敏,不知冷熱,只好靠父母親或學校的老師擔任體外下丘腦的功能,以減少小朋友感冒發燒。但若還是感冒了,因為小朋友不知冷熱所以會亂髮燒,所以大原則是「汗出燒就退」,但也有小例外,因此下丘腦失靈時「汗出燒也不會退」,這時就要找調節下丘腦的藥,調節下丘腦的藥就是少陽的「小柴胡湯」。

「汗出燒就退」是感冒發燒的大原則,但是有一些小例外,第二是體溫調節中樞失靈,第三是有沒有脹氣,第四是尿道發炎,尿尿尿不出來。發汗可以將熱帶走,同樣地,尿尿也是散熱的一種方式,如果這次的發燒是因為泌尿道感染,尿不出來,即使汗出燒也不會退,因此檢查小朋友的小便道,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怕尿尿,他雖然不會講,但是會怕尿尿而憋尿,此時若尿會痛,家長可以在詢問下加以判斷。第五是大便不通,這最最嚴重的發燒,會讓小朋友的體溫一直往上飆,飆到40o以上,達到腦炎、腦膜炎地步的發燒。大便堵塞,體內無法散熱,糞便的水份一直蒸發,大便就愈來愈幹,大便越不出來,體溫就越會飆,飆到後來小孩就會有抽蓄、昏迷的現象。

链接外链出处

精通中医的思考一下西医,精通西医的思考一下中医,抱启发有益其他不管的态度,医学知识总会越来越丰富精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