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蓝光二极管 -- 花松鼠

共:💬31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后起之秀

  2005年在中国台湾连续发生了两起大的并购,首先是元砷宣布以1比1.36换股比例并购联铨科技,接着晶元电以1比2.24的换股比例合并国 联光电。经过此两次合并,在蓝光LED方面,晶元电与元砷都以月产两亿只的产能,排在月产5亿只的日亚化学、月产3.5亿只的Cree、月产2.5亿只的 丰田合成之后,成为蓝色LED世界产能最大的前5强。而晶元电也因为这次合并,在四色LED产能方面跃居世界首位。

以元砷和晶元电为代表,台湾白光LED市场占有超过20%,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供应地。而多年来困扰台湾LED业界的专利问题也因为开放授权而取得突破。

2005年,欧系照明及LED大厂欧司朗(Osram)再度对台湾厂商授权,包括此前李洲科技取得日本厂商萤光粉供货权,台湾共有5家厂商可免于白光专利威胁。

不过,欧司朗这张入场券代价不低。据了解,欧司朗白光授权首先必须先缴一笔2亿元台币授权金,而后在每个产品出货后,抽单价4-7%的权利金,再加上向欧司朗购买的萤光粉,这个代价并不是每个封装厂都可承受。

2004年日亚化工宣布,考虑与部分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等GaN系发光二极管的台湾厂商进行合作,包括提供授权在内。而此前的2003年,日亚化工一直与台湾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厂商晶元光电以及模块厂商亿光电子等发生专利纠纷。

回顾台湾地区LED产业的发展,也是历经波折。台湾的LED之父石修在日本开始MOCVD外延技术时,极力建议台湾省工业研究院建立MOCVD研发技术,但是其时主事者张忠谋以LED前途不明,德州仪器放弃了LED研究投入为由拒绝。

10年后,石修建议台湾省着手MOCVD关键技术,摆脱台湾省外延芯片依赖欧美日的局面。好在此次恰逢世界LED产业投资高峰,工研院接受了建 议。上世纪90年代末,工研院出来的研究团队以及国外回中国台湾人才创立了晶元光电、国联、胜阳等外延片厂商,掌握了高亮度外延片制造技术,弥补了台湾省 上游LED产业缺口。目前中国台湾高亮度外延片设备多达140余部,外延片自给率高居80%,也打破了日亚化工等全球独大的市场。

面对目前台湾省LED受困于专利的局面,国联光电董事长也认为,如果台湾省早在15年前大力扶植LED产业,不任企业自生自灭,也许高亮LED关键技术也不会受制于人。

对有自主专利在手的日亚化工、Cree、丰田合成以及Lumileds和欧思朗,通过交叉授权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同时面对产能扩张迅速,并有成 本优势的中国台湾企业,则采取专利授权的办法尽量获取权利收入。在手机和LCD背光源市场,白光LED性能已经满足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成本仍然过于高昂, 而进入汽车车前灯甚至普通照明领域,现有的白光LED性能还略显不足。这样,在蓝光LED领域,专利授权和合作成为主流;而在有望取得更高发光效率的紫外 光领域,各家在研发上的竞争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市场短暂的平稳也必然随着紫光LED的突破而重新趋于激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