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明冲突、宗教、伦理和价值观 -- 常乐

共:💬27 🌺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旧文】范跑跑争议中的本能和价值观问题

08年四川大地震时,都江堰市高中教师范美忠在网上自吹,他在授课时感觉到地震,不顾学生,立即抢逃。事后他“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这引发了大陆网民的大辩论,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自吹抢逃与所引发的争论涉及本能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问题。

1. 本能

范某自我开脱的第一条,就是求生本能,人们一般也都表示谅解。

不过本能并非如此简单。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有动物本能,但动物也不是只有低级的求生本能。多数亲属关系明确的动物,还有保护幼小子女和老弱亲属的高级本能。社会性较强的动物(如蚂蚁、蜜蜂、狼、狗、猴子、猿),还有高级的合作本能。人的本能,除了动物的低级和高级本能之外,还有更高级的保护幼小子女和老弱亲属的本能和合作本能。对于抢逃只用本能中的低级求生本能来开脱,并不恰当,倒不如说是吓蒙了,只顾自己逃命了。

2. 保护幼小子女

范某的说法如下: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
幼小子女的保护者,主要是父母。保护幼小子女,是人的本能和内化的普遍伦理规范导致的。范某对此说“可能考虑牺牲自我”,似乎人格(本能和内化的伦理规范)有缺失。

3. 保护老弱母亲

范某的说法如下: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
人类对未成年子女是无偿付出的,一般不考虑回报。成年子女对于老弱父母,一般有保护和照顾的本能。但是在不同文化中,是否反哺,却有伦理上的差异。中国周代人首重敬祖,也就是信仰以祖先为最重要神灵的巫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对于直系长辈的孝道。在有些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文化中(如古代日本一些地区),有过把老弱父母抛弃到深山中的习俗。在当代中国,保护老弱直系长辈也是内化的伦理规范。范某对此的说法,似乎也是人格有缺失。

4. 保护年轻学生

范某对此的说法如下:

……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甚至发出哗哗的响声……我瞬间反应过来 ——大地震!然后以猛然向楼梯冲过去,……然后连滚带爬地以最快速度冲到了教学楼旁边的足球场中央!……这时我注意看,上我课的学生还没有出来,……之后我却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撤离就跑了?”其实,那一瞬间屋子晃动得如此厉害,我知道自己只是本能反应而已,危机意识很强的我,每次有危险我的反应都比较快,也逃得比较快!不过,瞬间的本能抉择却可能反映了内在的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后来我告诉对我感到一定失望的学生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
范某教的是高三学生,出生于1989年9月1日至1990年8月31日。出生于1990年5月12日之前的,已到18岁,其他学生则未到18岁。有些网民找出了大陆的“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和学校教师职责条例”等法规的条文,证明范某对组织学生撤出有职业责任。

实际上,很少有教师没事会去看那些法规,但一般教师都会知道教师的一般职业伦理规范,知道灾难中有责任组织学生撤出。范某这样装作丝毫不知道一般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振振有词地对学生狡辩、上网狡辩、上媒体狡辩,实在是缺心眼。另一个问题是感情因素。高中语文课大概每天有一节,师生接触不少,应该有一定感情。对学生有感情,则教师更会觉得对学生有责任。但是范某对学生似乎并无什么感情。实际上,保护幼小子女和老弱长辈也有感情因素。

5. 个人和他人

范某的自辩自吹,基础是极端个人主义,而他称之为自由主义。这表现出大陆部分人的价值观紊乱。

在个人和他人关系方面,中国原生价值观的两个极端是先秦的杨朱和墨家。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这是极端个人主义。墨家提倡“兼爱”,即无差别地爱所有人。墨子身体力行,带领学生去受侵略的诸侯国进行防御。这是极端集体主义。道家希望回到原始状态的小国寡民,弃圣绝智,放任自流,是激烈的个人主义。儒家比较复杂,以提倡个人道德修养为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达到遵守和维持家庭中的等级(“齐家”),扩大到遵守和维持诸侯国和天下的等级(“治国、平天下”)。这是以温和的个人主义为主而以温和的集体主义为辅。法家要求绝对服从诸侯国和天下统治者的法规和命令,是另一种极端集体主义。

周代实行的周礼,也就是儒家之道。秦国以法家之道代周得天下。汉初统治者崇尚道家。汉武帝实行儒表法里。东汉佛教传入。佛教以提倡个人修行自了为主,也是激烈的个人主义。至此形成儒、释、道为表而法家为里的主流多元价值观。

西方近代以来的相关价值观,两个极端是极端个人主义(经济自由主义、马基雅韦利主义、犬儒主义)和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把人假设为完全自私牟利的经济人,并假设放任自流的自由市场经济可以使经济人之间的博弈达到完美的结果。这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共同基本哲学假设,但现代经济学并不限于自由主义经济学。马基雅韦利是以《君主论》闻名的学者,主张君主可以不择手段。此说的扩展就是个人或群体可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犬儒主义是无视伦理、玩世不恭。极权主义是政府实行战时状态般的剥夺个人多数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而实行国内平均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以提倡个人自由选择的政治权利为基本哲学假设,是激烈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以提倡平等为基本哲学假设,是激烈的集体主义。

共产主义者毛泽东,推崇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相近的法家,并要求百姓遵守墨家之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后毛泽东时代的大陆统治者,不再信奉和实行共产主义,但官方意识形态里,还是残留着一些无人相信的极端集体主义。

范某的自辩和自吹,是犬儒主义。

大陆需要的主流价值观,是非极端的多元价值观,是非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平衡。多元价值观,是传统价值观和外来价值观的相互影响、竞争、融合、发展。这个过程早已开始,还将继续。

保护幼小子女、保护老弱长辈、保护年轻学生、平等、人权、民主等,是一些伦理、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价值,对人生和社会有作用。一个哲学学者为了建立或发展学说体系或价值观,会以某个或某些价值为基本假设。公众作为学说或价值观的消费者,要有多元论和怀疑论的心态。狂热信仰一种哲学学说或宗教教义,那是心智不成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