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长波技术流派视野中的经济波动周期 -- 易初莲花

共:💬5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帖1--经济波动周期与黄金价格传导

黄金做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具备“永恒绝对价值”的金融产品。其历史价格波动的之后,从投资行为学角度看,反映的是市场投资者博弈的行为结果。而博弈行为之后,潜藏的是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向的深刻预期,只是传导于黄金价格上而已。本文在此尝试对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波动周期以及其对黄金价格的波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由于笔者本人水平限制及时间制约,主要偏向于定性分析。难免挂一漏万。肯请方家及投资者不吝指正。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历史阶段,黄金一直担当着人类价值尺度的功能。但在目前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职能逐渐为各国货币所取代,尤其是美元。于是表现出这样的一种情况,美元强则黄金弱,美元弱则黄金强。而决定美元走势的最基本动力,则是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引擎,其经济走向趋势一直对国际黄金价格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美国经济增长从1990年的2%上升至2000年的接近5%,道琼斯指数在1991年4月为3000点,到1999年3月即突破了10000点的历史性高点,八年中上升了三倍多、财富价值增加了四倍多。同期国际黄金价格一路走跌,价格水平从300多美元下降到270美元。但在维持了10余年的繁荣后美国经济增长高峰至此出现,到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初步的衰退迹象。在美国内部经济出现放缓征兆后,美国将注意力逐渐从国内转移至海外,出现了第二次海湾战争与伊核问题等系列国际政治紧张因素。而与美国经济周期联系紧密的欧洲,日本也紧随其后出现了经济回落。在美国和西方经济自2001年进入调整期后,伴随经济面衰退预期的不断蔓延与国际政治紧张形式日趋加剧,国际黄金价格重心不断上移。起落的频率与波动区间也陡然放大。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结构不均衡因素在黄金价格波动上得到了完整的反应。

金价在1996-1999年持续三年多大幅度下跌,由每盎司400美元跌至220美元,跌幅高达35%;经过2000-2001年两年的调整后,出现回升。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出现连续下跌趋势,2002年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8%,随之德国股市下跌了45%,法国股市下跌了35%,英国股市下跌了26%,日本股市下跌了21%,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一片低迷。

市场投资者在无法明确看清经济前景以及投资风险凸现的情况下,自然反衬出黄金的投资价值,推高黄金价格水平,金价持续上扬。2003年以来,全球股市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金价自身周期调整而呈现上升调整态势,虽然美国经济出现较强的经济增长趋势,但经济干扰中的信心困惑以及金融不稳定的心理冲击较大,美元强势政策中的贬值取向加剧了市场信心不足和心理恐慌,进而金融市场之间出现跨地域跳跃性的交错现象。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美国经济周期回顾

按照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划分方法,从1857年到2001年美国共经历了31次经济周期,其中每次周期波动的特点都有所变化。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指标来看,美国的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稳定,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其自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严重的滞涨后,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持续20多年的时间一直维持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或通货膨胀,这一时期被美国经济学界称为“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时期。而黄金价格也自80年代美国经济大衰退时期创下新高后一直于低点潜伏,直到2001年美国经济再次出现衰退迹象,金价于沉睡中复苏,再次发动一轮上涨行情。终于在美国次贷风波波及全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滞涨的梦魇可能再度上演,过剩流动性失控的全球大背景下,金价再次一飞冲天,突破历史高点。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在探讨金价未来的发展趋势前,有必要先探讨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滞胀”之后,美国成功地克服了通货膨胀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最近几年美国经济再次出现大幅滑坡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否将长期持续下去?全球经济领域的众多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般来讲其主要学术流派的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可下述因素从理论上促进了美国经济波动周期保持了长时期的稳定。

(一)石油危机。80年代后没有再次发生类似70年代那样严重的石油危机。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二)成功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期的货币政策成功地熨平了经济波动。

(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及金融创新,为美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现在看来上述因素已出现了明显改变。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首先,石油危机再次出现

美国"911"事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及伊朗问题等等,都直接导致了国际石油供给的紧张。尤其是美国政府执行的对外政策,使国际政治环境更趋复杂,欧盟中国俄罗斯与伊斯兰世界政治经济再度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复兴主义意识的抬头,加大了国际政治的不稳定。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部分研究者倾向认为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全球政治面因素影响,而相对忽视经济层面的变导。笔者认为此观点欠妥。按政治经济学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由于长期原油财富的大量积累直接导致伊斯兰世界的民族意识与宗教意识抬头,与美国全球政治经济战略出现冲突。经济层面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后导致民族意识抬头,在欧盟,东亚(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都出现明显反映。

从最基本的角度看,经济因素仍是决定基础。一方面,大量新兴经济体及传统经济区域的复兴导致的财富效应使金价上涨较为突出,同时也由于经济复兴导致的民族意识的复苏与抬头,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大国与大国之间的角斗,使金价上涨更为突出。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比较起来看,1990年代国际政治相对平和与稳定是原油价格与黄金价格保持相对低水平的重要环境因素。虽然目前学界对于目前是否能再次定义为石油危机的出现仍有争论,但在事实上危机已再次出现已是一个不争的既成事实。外部环境对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已经构成了强效的直接冲击,相对温和的国际环境已一去不返。

其次,货币政策的失效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经济运行呈现出波动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学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像天体一经投入它的轨道就会无限期地围绕着轨道旋转一样,社会经济一经投入这个膨胀和收缩的交替运动,也会由于机制的必然性不断重复这一运动。”社会经济活动中,这一膨胀和收缩的交替运动就形成了经济波动周期。其波动幅度的高低则是由经济体系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增长机制所内在决定的。

经济波动周期从波峰到波谷的运动过程是人类经济史中自然存在的过程,西方经济学中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鼓励国家使用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周期进行人为干预,试图慰平经济波动周期。这样虽能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周期内让经济实现更平稳的波动,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但人为对经济波动周期内在要素的大规模干预必然使经济波动周期以更为陡峭的波动形式得以表现。回顾近数十年来每一任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变动都伴随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大规模波动及金融市场动荡,既是内在经济波动周期受政策调控失衡的表现之一。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新经济”及“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层面带来的负作用开始显现。

在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结束后,以信息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以及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为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上行动能,但是过于注重虚拟经济层面的新经济发展而过于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层面需求直接导致了失衡现象的产生,在华尔街证券市场网络科技泡沫股奇迹时代,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段内,美国本土没有新建一家大型炼油厂及金属冶炼厂。同时,钢铁,有色金属等上游产业的投资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伴随全球证券市场网络科技股泡沫的破灭,不成熟的新经济负面影响完全显现,同时,过度的“金融创新”也直接导致了许多并不成熟的金融产品以及更多金融丑闻的出现。比如“房屋次贷债券”等金融产品即使专业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准确的对其内在价值进行估值。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由此,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内保障美国经济波动周期稳定发展的三大要素已被完全破坏。过度流动性带来的高通胀与经济低增长共同形成了滞涨的悲观前景。而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美元的贬值。在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式充满不确定与悲观的同时,黄金做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最安全投资品种,也就此开始迈上了其漫长的牛市之旅。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美国经济周期展望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在此我们先对经济波动周期做一个简单介绍。

经济周期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加以分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长、中、短三种类型。长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持续时间为50-60年。中周期为朱格拉周期,持续时间为9-10年。是投资机会波动的结果(阿瑟刘易斯,1987)。表现为经济规模扩张速度的变化;短周期即基钦周期,持续时间为40个月。我们下面主要探讨的是投资机会波动的朱格拉中周期(中波)与技术创新导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波)。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最早见于1919—1920年完成(1922年出版)的《战时及战后时期世界经济及其波动》一书,他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为期54年的周期性波动。在50年左右的周期中,一般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发展迅猛,显示出一派兴旺景象;其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

熊彼特等人后来继承和发扬了长波理论,并确定了资本主义经济三次长周期的起止时间。熊彼特在1934年英译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三次长周期的分期为: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1) “长波”I——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这个周期的基本特征是手工制造或工场制造的蒸汽机逐步推广到一切工业部门和工业国家。

(2) “长波”II——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其特征是机器制造的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并得到普及。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3) “长波”III——从1897年开始(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和汽车时代” ,其特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在一切工业部门中的普遍应用。

根据长波技术论流派的观点,第一,长波周期的性质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停滞。他们认为长波周期是由那些影响深远、实现时间长的技术创新活动——即产业革命所导致的,每一个长波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由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必然会导致新技术的产生应用与扩散普及,新兴产业的崛起与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与之相伴随的经济增长。而当新技术全面普及后,经济结构的升级就会处于停滞,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将消失,从而使经济陷入衰退。因此,长波周期的性质表现出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第二,长波产生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内在扰动。任何一次基础技术创新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即新技术的介绍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每一个基础技术创新阶段都与一个特定的经济发展时期相对应:介绍——复苏、扩散——繁荣、成熟——衰退、衰落——危机,正是创新的生命周期引致了长波的轮回。

第三,长波持续的时间是由基础技术创新的性质决定的。基础创新产品的性质不同,其寿命周期各阶段持续的时间亦不同,从而导致长波的长度亦各异。

http://www.ccthere.com/topic/2035188/last

对此有一个大概理解后,将方便其后我们讨论到美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区间——以大规模工业化为经济主要推动力的第四次长波结束后,以信息科技突飞猛进与广泛应用以及以金融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第五次经济长波运行已经结束。经济结构的升级已处于停滞,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消失,经济陷入衰退。这是笔者认为的目前美国经济所处的大环境。在其后,我们将尝试讨论在经济波动周期中黄金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波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