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让我怀念的天津小吃(1)引子 -- 北京浪漫之旅

共:💬65 🌺2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让我怀念的天津小吃(6)贴饽饽熬小鱼(续)

  谢谢各位看官及河领导的鼓励,今天被加了精,所以努力一下,在这个孤独的元宵节把这个“熬鱼”的坑填完。

  话说我和贩鱼的三哥,天天都往国际女子驾校跑,四个多月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三伏天的毒日头和沉重的学车任务把我搞的也跟贩鱼的三哥似的,又黑又亮...

  那段时间,我和鱼三哥商量。我开上午他开下午,或者他开上午,我开下午。反正两个人都在车上,一个人跟着师傅学,另一个坐后边看。这样一路走来,却也相安无事。

  ... ...

  平常我们的午饭,就都是在驾校院里解决的。驾校院子很大,中午休息也出不去。教练的家属们也都是农民出身,很能吃苦,不会放过这种便利的垄断赚钱机会。于是乎驾校院墙de周围便纷纷冒出许多尼龙帆布围出的“饭馆”。这些饭馆通常都很便宜,因为都是些家常菜,或者小吃什么的。那时侯我师傅也不挑食,和我们学员吃在一起。尽管当时的驾校吃、拿、要风盛行,但我们赶上的这个特有的质朴的天津农民,使得还是学生的我,一个学期下来,才花了200多元。那可是在95年啊,现在想想,不多也不少。(当时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才700多元,我上班头年的工资也才每月430元)估计鱼三哥也多花不到哪去,因为我们总是他请一顿、我请一顿的轮着来。

  都快毕业了,我们都还没有单独摸过车呢,我所说的“单独”,就是副驾驶不坐人,没有突然的、莫名其妙的、不是自己主动踩的刹车,这才叫摸车呢。我和三哥一直都憋着,等着机会。

  尼龙帆布饭馆当中,有个师傅亲戚开的“贴饽饽熬(音nāo)鱼”。鱼选用的是天津话叫做“海刺囊”(音ci nang)的一种小鱼,我那个矫情的三哥非得以他的专业知识给我保证,说那鱼叫“海灯罐”,管它叫什么名字呢,吃家伙吧。

  开饭馆的老嫂子,用一口大锅喂好了底料,座在简易的蜂窝煤炉子上,十几条小妞巴掌长短的“海灯罐”下在锅底,汤汁浅浅的漫过小鱼的身子,周身冒着小水泡。小元宝一样的玉米面贴饼子,围着锅子的内沿粘了一圈,好象盛开的向日葵花瓣。贴饼子熟透后顺着锅沿慢慢的滑落下来,浸淫着汤汁。刹那间,饼子带着玉米的谷香,和带着鱼香的大海de味道,便顺着锅盖的缝隙弥漫出来了...

  帆布周围团站的老司机、小司机和准司机们,盯着那几口冒着白汽的锅,不住的咽着唾沫,哈喇子落在鞋面上也顾不上擦擦。

  老嫂子招喝着我们,我和鱼三哥赶紧端着盘子,也给师傅盛了好几条鱼,挤占到一张整桌子上,一头焦一头嫩的贴饼子也盛了满满的一碗。我对鱼三哥挤了挤了眼,三哥从身上变了瓶酒出来,给师傅倒上。三哥说,“都快出师了,正经没机会敬敬师傅呢。今天下午咱不练了,让师傅歇歇。这点酒不多,师傅自己喝,咱两个以水代酒,陪师傅走一个,来”

  三哥和我作认真的孩子状,两个小手托着腮,大小眼睛忽闪忽闪的,听着师傅回忆他们以前开大车的日子,说着他们承建天津一中心医院,拉土石方的那些岁月,不一会他自己就喝多了。

  我冲三哥打了个响指,三哥嬉皮笑脸的说:“倒了,倒了”

  三哥在道边的小树林给师傅找了个凉快的地儿,铺了几张报纸。我俩一个搭头一个搭脚,就给师傅挪过去了,三哥嘴里叨叨着,“捋顺了,要不师傅睡着多不舒服啊”,我跑开给师傅找了两块砖,垫在脑袋底下,就权当枕头了,尽尽徒弟的孝道嘛。三哥从上到下把师傅捋了一通,从口袋里找出车钥匙,向我晃了两晃,“得手了”。我没说话,直接跳跃着向我们的Jeep车跑去。

  三哥个子比较矮,坐在副驾驶上只冒出个脑袋,这不象他平时驾车,他会找东西垫一垫。我两个那个下午,你给我导航,我给你指引,把个驾校的项目玩了个遍,什么驼峰、恻滑、起伏路、蛇行、漫水桥、横断路、单双边,那是我们最最淋漓尽畅的一次学习了,没有人管的日子真好。

  后来,师傅醒了,笑着骂:“就知道你们没憋好屁!”

  很快,我们都毕业,成绩也都不错。

  这么多年,我们都失去了联系,我总是很怀念我的师傅,那个质朴的天津农民。

  他的尊尊教导总是萦绕在耳边,“不要酒后驾车、不要疲劳驾驶”,“要爱你的车,车是你的伙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