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宇太:今天,又一次深情思念毛主席 -- foxjone

共:💬6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宇太:今天,又一次深情思念毛主席

宇太先生的博客:外链出处中有许多关于主席的文章,近期看到江帆根据宇太先生新浪博客整理的文章:今天,又一次深情思念毛主席。有一些独特视角:

关于网友对宇太先生对主席“盲目崇拜”的诘问,宇太先生回复是:

有“新浪网友”认为我对毛“盲目崇拜”,表示大为遗憾,我本人不但毫无遗憾,还顽固认为我独具慧眼。我这个人,没必要“盲目崇拜”任何人,因为我无私无畏,无欲无求,写文章从无个人私利驱动,只想把真理奉献给我忠实的读者,特别是虔诚认我为“老师”的“学生”或朋友。
 

关于对毛主席,宇太认为: 

只讲毛的超凡能力和全面素质,特别是博大厚实的文化底蕴,古今中外没人能比:“秦皇汉武”也好,孙中山蒋介石也好,戴高乐斯大林也罢,比起毛来,都显得“稍逊风骚”。和他的同事比,更是明显高出。只须和为天下人所普遍叹服的周恩来比,就可以窥见一斑。  

关于主席和总理的关系,宇太认为他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从求学上讲,周恩来是旅法,求的是西学,毛是搞社会调查,掌握的是国情,求的是国学。毛支持友人外出留学,但自己却坚持留下,因为在他看来,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首先掌握国情,了解实际,这是第一位的,毛有这方面的话。外国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照搬,只能参考,中国国情的实际,才是确定中国发展战略的首要参照。一个做大事的人,他当然不会放弃“首要”。在求学选择上,毛已经有意为未来的可能打基础,就已经显出了出众的凌云之志。  

从求职上讲,周一直工作在中央机关,毛一直工作在基层,周一直是毛的上级。但我们知道,毛不是不配在中央机关工作,而是要他去他不愿意去,他曾公开表明态度:“我不愿意和你们住高楼大厦,我要结交绿林好汉。”其实,那时的中央是个空中楼阁,只有毛泽东开出并掌控的井冈山,才是个实体。没有毛开辟的井冈山,中共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后来之所以又丢掉,恰恰是因为罢了毛的官。直到遵义会议,毛仍然是下级,党内一把手是张闻天,军内一把手是周恩来。毛充其量是周的参谋长。但是,烈火见真金,毛的能耐太大,量级太高,已经自然而然成了总策划,总导演。最终致使张闻天周恩来都心悦诚服的还权于毛泽东。我说的“还权”,是因为最高位置本来就应该是毛泽东。如果早就是毛泽东,会减免很多损失,会少死很多革命者。在那个时候,谁本事大谁上,谁也压不住,因为人命关天,如果没有毛的非凡智慧,甭说别人,包括周恩来张闻天在内的领袖们,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若不是非凡时代,毛早就被嫉贤妒能的人排挤掉了。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官场,并不适合毛的诞生,倒是更适合周。天不灭毛,天降大任于毛也,革命者之福也。  

从起义上讲,周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是第一枪,是全国性的,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但是,真正星火燎原的,具有实效的,是毛泽东亲自策划的秋收起义,它虽然打的不是第一枪,还是地方性的,但最终却干出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坚持了解国情,坚持结交绿林好汉,读三国读水浒,在这里显出了威力。而周公,出国留学,在中央工作,也显出了局限。但毛很谦虚,不居功自傲,很照顾周,文革时红卫兵要把建军节改成秋收起义的九月九号,毛坚决不同意,还骂了他们一顿,捍卫了周的“功在第一枪”。  

毛与周,都是伟人,但不是一个量级,不是一个档次。毛更有担当能力,周更有亲和能力,前者有晁盖之风,后者有宋江之气。毛是喜欢晁盖的,埋怨《水浒》“摒晁盖一百零八人之外”,反讽《水浒》“好就好在投降”。  

对毛主席不当大元帅,宇太认为:  

毛不当大元帅,是因为没必要当。不当,他也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最好的大元帅。他没上过中国的黄埔军校,没上过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没上过美国的西点军校,但这些院校的高材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甚至都不配当他的对手。他就自学成才,读天读地读社会读人生读中国读国情,读孙子读三国读水浒读陈胜,就比他们高材生们都强。为啥子?他要的不是文凭,是水平;要的不是学历,是能力;学东西不是用来装潢门面的,是要实实在实干的。一个小小长沙师范的大专生,按现下俗礼学规,应该继续深造,读黄埔军校研究生。按狗日的“合法”资格,林彪、陈赓可以做他的硕导,周恩来可以做他的博导,但他们能导老毛吗?敢导老毛吗?真导,指不定谁给谁导了,给他们豹子胆,也不敢。象类似毛这样的人,不必要别人导,只能自己导自己。因为他们最懂得怎样充实自己。凡是自己知道该学什么的人,注定比被别人强行灌输的人更厉害。人到了一定境界,只能自己导自己。林彪、粟裕为什么打仗打的最好?因为学毛军事思想学的最好,吃的最透。他们骨子里是认毛为师的。连邓小平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关系性质:毛是老师,周是兄长。   

宇太对“国贼、改革、国父 ”有以下看法: 

国贼是那些自称精英的一伙,他们:

其他的假冒伪劣都在其次,假冒伪劣的中国人,背叛中国的中国人,才是最可怕的。  

这种人名义上是中国人,实际上已不是中国人。  

他们以做中国人为耻,以没做美国人或日本人为悲。  

他们以中国特色为耻,企图甩掉国情和实际,不顾天下苍生,尽快纳入欧美列强的价值体系,还美其名曰“普世价值”。按他们的逻辑,毛泽东不应该搞农村包围城市,不该局限于“国情”和“实际”,应该象王明、博古那样,照搬马克思主义,无条件的遵从普遍原理和“普世价值”。  

说穿了,有些“精英”们、“强人”们,就是想尽快榨取最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从速“先富”,迅猛拉开“差距”,率先享受荣华富贵,然后拿着绿卡,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寻求永久性安乐,甩下一个被他们和外国佬合伙吸干了精髓的空架子,和一大堆被他们搞垮了的弱者,当中国奄奄一息的时候,再由列强一举干掉中国。  

用心何其毒也。  

他们不可能为失去中国而伤心,更不可能象屈原那样痛不欲生,跳进汨罗江,只会在夏威夷或唐人街悠闲地喝咖啡,以作外国公民而荣幸,并露出惬意的卑鄙微笑。  

他们不希望中国长寿,希望中国尽快灭亡;  

他们只迷恋于“朱门酒肉臭”,并不在乎“路有冻死骨”。  

当他们把纯洁的少男少女都逼成“鸡”和“鸭子”的时候,他们不但不会伤感,还会为多了一种消闲内容而欣慰。  

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在饿殍遍野的环境里,毫无顾忌的享受肉山酒海。他们不会认为有什麽不“和谐”。  

他们的中国心是黑的,做人良心不是肉长的。  

当他们通过“市场”,“股份”,“破产”等貌似改革措施,把普通百姓赖以生存的企业和土地搞垮,就随心了,因为他们的合伙分赃到位了,“竞争”胜利了,掠夺成功了。只要把钱“改革”到自己手里就行,至于“穷棒子”们,死活都无所谓。  

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新的阶级,正在为自己掘墓。  

而改革是否考虑到为新中国流血打拼的广大人民,他认为:

新中国是中国最底层最贫穷的人们打出来的,建国初也很穷,还没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就重新把他们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再次把更多座大山压到他们头上。用他们的时候,拿他们当抢使;用不着他们的时候,就拿他们当改革的廉价牺牲品,还讲不讲点儿人道和良心?  

从改革一开始,就没有认认真真把最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核心位置去思考,更没有当成保护对象去策划。在弱肉强食的竞争条件下,那些憨厚、朴实、善良了一生的普通工人、农民、基层职工,究竟能抢到什么“食”,难道不清楚吗?让手无寸铁的普通民众和手持特权利刃的家伙竞争,意味着什么?难道不清楚吗?  

都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揣着明白装糊涂。  

历史上任何成功改革,商鞅也好,王安石也好,都是首先让老百姓舒心畅气,发挥积极性。如果我们的改革加重百性负担,生存越发艰难,心里积满了抱怨,对国家对党对社会越发不满,就不值了。假如改革不是绝大多数人民受益,而是少数人得好,这种改革又有什么高层意义?  

如果说改革开始,不可能虑及的那麽全面,那麽行进过程中应该及时调整,而事实上却在背离穷人的轨道上越滑越远,当胡、温上台,试图拯救天下苍生的时候,为时已晚。病做成了再治,效果不可能那麽明显。  

我在中国小康社会论坛上,曾质问过著名经济学家曹思源(照片上那位,外号曹破产,据说与吴市场吴敬琏、厉股份厉以宁齐名)你骂共产党饿死几千人,有根据吗?建国时是个要啥没啥的烂摊子(值钱的几乎都让老蒋搞到台湾去了,台湾小,却要啥有啥;大陆大,却要啥没啥。)政治上要巩固新政,防止阶级敌人颠覆;经济上要尽快恢复,完成改造,还要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业基础和体系。军事上还要抗美援朝。暂时让老百姓过几年紧巴日子,完全可以理解。改革开放人民过上好日子,好像与毛泽东时代无关。其实,正是毛泽东时代打了好的基础。毛泽东那一代领袖栽了树,到你这里,树长大了,你剪剪枝,嫁嫁接,就都是你的功劳了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破产了,私有了,有钱了,私有者不支持你,国库就要空,就得让人家说了算,社会主义的性质还能存在吗?这样的上层建筑能保证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吗?共产党的初衷和信仰能落实吗?  

国父必然是主席,宇太说出了他的观点:

毛泽东在,不可能不顾国情,不顾百姓,乱搞。  

毛泽东在,不论穷富,中国都会是一条真龙,至少是一只猎犬,绝不会是一只待宰的肥猪。  

毛泽东在,美国不敢炸大使馆,日本人也不敢占钓鱼岛。  

他们嘴上骂毛泽东,心里却害怕毛泽东,崇拜毛泽东。  

我们的国父,活出了东方人的大气,活出了中国人的尊严,活出了炎黄子孙的神圣。  

他老人家永远不会盲目随波逐流,胡乱“与时俱进”,只能审时度势,谨慎吸纳,不忘国情,不失国尊,自力更生,我行我素。  

那些诋毁国父的人,实际上连老人家身上的汗毛都不如。  

毛泽东主义,永远是中国人做事情的普遍原理和最强大的精神武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