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共:💬864 🌺3427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三套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52万吨尿素装置,

用天然气,石油做原材料都有,是对美关系突破后西方首次大规模出口中国技术。

七十年代,中央决定引进13套以油或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的大化肥项目。经过3年多的建设,至1978年底,有10套陆续建成投产。至此,中国通过引进技术可生产有效养分高达46.3%的尿素,氮肥生产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首套在1976年投产,78年10套投产,全国突然一下子一年有了520万吨尿素,这就是农业突然有后劲的原因。所以粮产增加和跟承包没有关系,而和太祖对美关系突破有关系。

首套装置今天还在运行。

 到目前为止,我国第一套引进的大化肥装置,川化集团第二化肥厂30万吨/年合成氨、48万吨/年尿素装置已经投产30年。截至2006年5月,这套大化肥装置已累计生产合成氨895万吨、尿素1357万吨。

  这套大化肥装置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具有大型化、单系列、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总投资2.62亿元。该装置于1974年5月7日破土动工,1976年6月22日建成投产并生产出合成氨,7月2日生产出合格尿素。

  这套装置投产运行的历史,也是一部发展创新的历史。30年来,川化在学习、消化和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先后进行技术改造20多项、技术革新100多项。1985年,在全国首次成功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大化肥生产的优化控制,该装置技术的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对合成塔进行改造,使合成塔的压力由24MPa降为20MPa,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1998年,中日合作实施了一段炉废热回收改造工程,收到了明显的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2001年,对尿素系统进行了大颗粒技术改造,增加了尿素产品品种,提高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目前,该装置运行平稳,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生产形势日趋看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