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同一个电网,同一个梦想?——加藤嘉一 -- 白鹤

共:💬8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同一个电网,同一个梦想?——加藤嘉一

外链出处

我曾经质疑过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它的政治性和强迫性。至于它英文名称——One World, One Dream,更为如此。21世纪的世界,其特征无疑是全球化和多元化,我们要证明的,则是两者不矛盾。正因为全球化导致人、物品、资金、信息等不断深刻地流动,相互依存,各个主权国家或不同民族的特点与个性才变得更加鲜明、美好,达到真正的多元化。两者能否共存?这还得观察人类的表现。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绝对不是单一、同一、统一的世界。以一个口号或理念概括多元化的世界既不现实,又不理想。然而,以经济为基础的国际合作似乎正在把亚洲向这个方向推进,这种推进也许将从电网开始。

2009年1月15日0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占有40%股权,与菲律宾蒙特罗电网资源公司、卡拉卡高电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接管了菲律宾国家输电网。上午9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宝森在马尼拉为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揭牌,随即此公司与菲律宾国家输电公司进行交接。按照协议,这个合资公司对菲律宾电网的经营将长达25年。事实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早在2007年12月12日就通过投标获得了经营权,签署了合同。但经过了一年多的艰苦交涉之后,才得到总统和议会的批准,把利益真正落实了。这是中国电网企业首次获得境外国家级大型输电网络的特许经营权,也是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额最大的一个项目,可以说是中国能源外交的一次大的成功。

面对这同一个事实,中国的媒体采取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网站都使用“接管”一词,只有新华社称此行动为“入股”,这种微妙的差别反映了中国人对电力投资的敏感。电网是与一个国家每一个国民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产业。大多数国家在此领域都由国有企业或本国企业垄断经营,把电网的经营权交给外国企业的情况相当罕见。中国的朋友们能否想象本国电力供应被其他国家“接管”或“入股”的局面呢?

当然,无论哪方面的报道,都提到了中国方面借此机会把中国的电网体制全面推广到菲律宾去的信心。郑宝森在1月14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和菲律宾当地合作方密切合作,按照规定的特许经营目标履行电网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在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运营国家级大型输电网络的经验,提供专业技术和管理的有力支持,努力提高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稳定、可靠供应,为菲律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能源支持。” 在15日的交接仪式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济师兼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杜至刚更是表示:“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将继承和发扬菲律宾国家输电公司的良好电网运行业绩和管理成就,致力于‘同一个电网,同一个梦想’。我们拥有团结一心的世界级专业团队,相信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能够卓有成效地运营,打造东南亚一流的电网。”

无论如何,这两位经理所说的优势是确实存在的,电力是一个压力特别大的行业,可靠的运转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共同保障。中国的电网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硬件系统落后的制约,比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2006年10月接受采访时曾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当时中国东北甚至仍然使用着一些解放前留下的、早就过期了的输变电设备。然而几十年来,中国的电网却在这些陈旧设备的支持下保持着正常的运转。使用先进设备的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电网,曾经在1965年、1977年和2003年,三次因为操作的失误发生影响几千万人的大停电,这么大的人为停电在中国并没有发生过。从成绩看,中国的电网管理者确实是世界级的,肯定有其独到的办法和经验来保障电力的输送。作为一个发电量还不到上海一半的发展中国家,菲律宾肯定会受益于这些经验的推广。

然而,与中国的电力体制一起输出的,很可能还有中国电力部门的另一种现象。在中国,电力部门一直保持着政企合一的状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下,都被视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有力部门”。由于电力部门具有独立性和垄断型,甚至有权在电力不足的时候决定谁能用电、谁被停电,所以各地在发展工业的时候都必须得到电力部门的配合。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地方与电力部门和电力公司的关系十分不好的话,这个地方即使缴纳了电费也不一定能顺利地用电。在中国,这只需要企业和甚至低级的地方政府在私下“改善”一下与电力部门的关系就可以了,实在不行的时候找到上级政府也能解决。然而如果中国来的电网管理者获得了长达25年的“特许经营权”,不受制于菲律宾的政府,情况又会怎么样?恐怕未来的25年内,菲律宾的工厂主们,甚至代表工业界利益的议员、地方首脑们,将不得不高度重视与该国电网的中国籍经理的关系了。显然,此次“合作”毋庸置疑有利于增加中方对菲方的发言权与支配权。

纵观大局,中菲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例如,2月5日《国际先驱导报》以警惕的口吻展开了“菲律宾立法争夺南海岛屿,给中国敲响警钟”的报道。文章表示,近日菲律宾参众两院相继通过法案,妄图通过立法手段侵吞所谓的“卡拉延群岛”和黄岩岛。据报道,2月2日晚间,菲律宾众议院三读通过了一项名为“关于划定菲律宾群岛基线的法案”(即“3216号法案”),企图将南沙群岛中所谓“卡拉延群岛”和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划入菲律宾的海岸基线范围内。2月3日,中国外交部做出回应,发言人姜瑜说:“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中菲两国之间,争议、冲突、危机都是存在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接管电网”这种投资手段才显得更加具有价值。过去,中国能源外交的手段主要为购买电力、开发矿山、勘测石油、援建铁路等,那些项目大部分都是与政府机构打交道的,深入民间的项目很少,能够绕开政府实施垄断的更是没有,其效果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一旦被投资国发生政治上的转变,中国对当地的投资就容易受到威胁。而管理、经营电网与上述方式截然不同,因为电网的用户是广泛的,一旦电网遭到一点人为破坏,全国居民生活都会受损失。可以说在今后的25年里,无论是谁领导菲律宾,想“动”一下电网都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其他方面对中国能打的牌也更少了。

对于在全球500大企业中排名24位的中国国电公司来说,菲律宾的项目只不过是个“里程碑”,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电力合作早就开始了,而且今后仍将深化。从出售设备、培训人员到跨国输电,再到目前的全面接管,国电公司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获得了成功。按照2003年面世的一本中国小说的预言,中国国电公司的国际合作计划最终将扩展到某个大陆邻国上,合作的方式也将从目前的“接管电网”模式发展到最彻底的“两国合并电网”模式。到那时候,“同一个电网”很可能要在亚洲大陆上出现,并成为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的电器的能量来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