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经济危机、中央集中、长久可能破坏特殊的中国市场环境氛围 -- 投入

共:💬56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搞白箱子,你在行,我是不行的。

因为我只是普通的经济学、历史爱好者。

我是用黑箱子来看问题的。 用历史借鉴、类比、一般性的常识来推导、看问题的。 当然这也意味着很不专业。 呵呵

这次危机之后,央企不仅要砍掉一半,地方企业能存货的估计也是只剩下一半。如果这个假设能够成立,那么这个假设对您的话题有什么影响呢。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集中度会提高。 可能将来就是韩国的大企业中心经济体制。

中短期看,是有好处的。 集中能力、资源搞建设,自然力量大。 韩国的钢铁、重工、汽车、造船、电子都是国家扶持的结果。 确实造就了它的经济腾飞。

但是再远期,就会有问题出来。 大企业比重过高、产业独立的中小企业权重少,整个系统的效率是高的,但它的抗毁性可能就差些。 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的影响就是实例。 龙头倒了,他带领的产业群都会遭殃。 占经济的百分比高,自然整体经济受拖累大。

记得曾经有一年,某半导体公司的某厂灾难了,全球的半导体价格翻倍的长,就倒了一批IT制造厂商。IT加工业重新洗了次牌。 韩国就类似那倒霉的IT制造厂,一夜回到解放前,资产被迫廉价出售,差点国家被接管。 呵呵,夸张了点。

中国和韩国还有些不一样,

有的坏些:比如我们的央企直接就是国家的,他的内部效率,也许就不如私人企业。

有的好些,我们的经济总量大、意味着成熟、领先产业多,一两个行业出事也不怕。外商投资多、民营企业多,抗毁性也会强。

有危险,未必就一定出事儿。过程中,也可以调整嘛。

-----------------------

没读陈经的官办经济前,我确实想不通理论上中国经济起步,何以有那么大的活力与能量。 因为:

1. 中国经济体制还是计划为主,政府主导的。

2. 中国没有韩国那样的龙头企业。比如东北,都倒了。

难道只是蚂蚁堆山这一条理由吗? 那最多也就是个联产承包的成果,解决温饱。 可实际结果却是世界经济格局中权重非常大的传统工业老大。掉人眼镜。

读过后,我理解为:

1. 中国经济里的基本实体,实际是县、地、省、中央等大大小小国家控股托拉斯这样的经济主体。托拉斯内又有台、港、外资、民企这样从事不同行业生产的制造厂。

2. 这些控股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竞争,相互间几乎是完全市场经济,都是政府罩的企业嘛。也就避免了苏联大计划体制的缺陷:以人的意愿、判断代替市场需求这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全国到处是工厂,但是没有市场、没有独立公司。

各级政府的经济运作,不再是生产型企业(投资建厂、规定产品、负责销售、抽取红利)运作,而是控股公司,只关注投资(税收政策、投资优惠等)、收益(缴税)这样的控股投资公司的运作。而这恰恰是现代政府的经济运作模式:创造经济环境、吸引投资、获得税收。

所以这二十年的经济环境,充分的市场竞争,产生一批强省、强产业、强企业。民营企业也受益,他不再是共产党理念中抵制消灭的剥削型私人资本,而是被地方政府收编、统辖的另类国企,某种意义上。他缴税,给政权提供了投资收益嘛。 呵呵

但现在的趋势是集中,中央搞央企洗牌,控制关键行业。 地方搞金控、产业控,比如上海、山东。潜在问题很多:

一是提高大企业在经济中的权重。为追求效率,减低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抗毁性。而效率的达成粗看还是依靠规模,而不是内部运作效率的提高。

二是对大央企要重新搞利润上交。变相回到计划经济,拿走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规划权。

三是将来很可能再来王族、贵族特权,对县、地这样的小控股托拉斯搞歧视。

四是大搞转移支付这种非市场、人为认定的行径的趋势。减低资产效率。

所有这些,我认为都会破环现有的、特殊的、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从而降低整体的经济效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