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井底观天原创】大国游戏,发帖者的一些说明 -- 金口玉言

共:💬188 🌺3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开花落(之九)

花开花落(之九)

2008-08-16 22:45:28

十七

在1978年各共和国法院认可这个新宪法修改案的时候,阿塞拜疆毫无意见,亚美尼亚有些小的不愉快,但是格鲁吉亚则反应剧烈。其实莫斯科应该知道这个情况,因为2年前在格鲁吉亚推行俄语教育的行动,同样收到了很大的杯葛。结果1978年4月14日,格鲁吉亚的数万大学生走上街头,要求拒绝接受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这次抗议和1956年那次一样,很快就出现了军队和学生的对峙,一场更大的流血冲突似乎无法避免。

结果谢瓦德那泽挺身站出来,一方面劝告学生不要把情况弄到不可收拾,一方面赶紧联络莫斯科,要求暂停对宪法的认可程序。莫斯科当时对事态的发展非常震动,而当时因为面临的国内问题重重,决定不要恶化局势,采取了让步,化解了这场冲突。而这个后来被称为“格鲁吉亚语言日”的日子,成了新格鲁吉亚民族主义的开端,并导致了后来1991年脱离苏联的独立。

当然在格鲁吉亚的各少数民族对这一局面非常不安。当时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对格鲁吉亚越来越强的民族主义心怀疑虑,因此对苏共中央这个无先例的重大让步,非常恼火。从历史上看,苏共中央缺乏不惜一切代价保持民族团结和融合的决心,在格鲁吉亚这个领头闹事的地区,做这样的让步,不仅没有平息分离势力的不满,反而鼓励了分离势力的成长壮大,导致了全苏联地区的各族开始寻求独立。由于苏共中央做出的这个决定,虽然很多加盟共和国里住着不少俄罗斯族人,但大家就对上层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不是太有信心,因此不会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最后在叶利钦站在莫斯科街头上的坦克上面大手一挥,于是俄罗斯帝国树倒猢狲散,几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苏共中央的重大让步令第比利斯暂时平静下来,但却令少数民族地区阿布哈兹怒火万丈,要求退出格鲁吉亚,加入俄罗斯共和国。这个要求自然被莫斯科拒绝,但就不得不通过拨下巨款,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阿布哈兹大修公路,投资在各种工程建设,并成立专门的阿布哈兹大学,给予更多文化上的自主权,不强行推广格鲁吉亚语,而实行阿布哈兹语,格鲁吉亚与语,和俄罗斯语各自独立的部门。在政府职位上有实行名额制,保证阿布哈兹族有足够的政治地位来平息不满。

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格鲁吉亚族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同时伴随着阿布哈兹族和奥塞梯族自身的民族主义兴起,而使各民族之间的冲突逐渐升温。因为对格鲁吉亚的民族主义要求让步导致了阿布哈兹的不满,然后又必须向阿布哈兹的民族主义要求让步,再引发了住在阿布哈兹地区的格鲁吉亚族起来抗议。一批格鲁吉亚知识分子抗议阿布哈兹地区掌权的阿布哈兹族共产党干部,歧视格鲁吉亚族人士,并向谢瓦德那泽和当时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写信请愿。

十八

在随后的几年内,更多的街头抗议活动在第比利斯发生,一方面要求莫斯科给予更多的自主权让格鲁吉亚人自己作主,另一方面要求阿布哈兹放弃其自主权而让格鲁吉亚人为他们作主。谢瓦德那泽则左右逢源,一方面支持民族主义的温和派在保护其文化,语言和历史上要求,一方面镇压要求彻底独立和推翻苏维埃制度的激进分子,而由于在他的治理下,格鲁吉亚的经济一路增长,所以在这么多的抗议事件层出不穷后,他不光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还由于他的摆平各方势力的能力受到赞赏,在戈尔巴乔夫上台推行开放改革政策后,于1985年上了一层楼,出任苏联的外交部长,到西方世界为苏联争取合作伙伴,以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新政策。

在他之后接任的帕提亚希维利却是一个保守但无能的庸才,完全无力处理开放改革政策下带来的各种挑战。结果是1980年代末期,在政府,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和其他少数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越来越激烈的暴力冲突,而南奥塞梯则是最火热的地方。本来除了1918-1920年间奥塞梯族和格鲁吉亚族曾经打得你死我活,两族人民和平地住在一起,互相通婚,融合得比较好。但随着格鲁吉亚人越来越激进,南奥塞梯人也开始了他们的独立运动。

正如前文提到,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格鲁吉亚曾宣布独立,由社会民主工党的少数派孟什维克(马尔托夫领导,相对于列宁领导的多数派布尔什维克)掌权,成立了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而奥塞梯人则组成了全国委员会,讨论在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和在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组成一个统一的自治政体。这个组织很快就卷入了苏共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但布尔什维克最终掌握了决定权,并主张将南奥塞梯并入俄罗斯。这样就很容易明白为啥大家要开劈了,一是南奥塞梯应该留在格鲁吉亚还是俄罗斯这个领土问题,一是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全方面的意识形态斗争。

当然落实到实处,问题就更要复杂的多。比如说,亲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奥塞梯人宣传说,当地贫苦的农民(全地区大概都合乎这个标准)不需要向苏维埃政府交税。南奥塞梯的农民们听得心花怒放,可以想象,当孟什维克的格鲁吉亚政府官员。带着军队护卫来强行收税,对暴力抗税的农民格杀勿论,这些农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于是在1918年3月15日,南奥塞梯的农民们发动了农民起义,并一度顶住了派来报复的格鲁吉亚人民卫队的攻打。农民军4天后,杀进了首都茨欣瓦利,屠杀了全城的格鲁吉亚族人,并将城市抢劫一空。格鲁吉亚军队终于在3日后夺回了首府,自然开始了报复性的民族屠杀。南奥塞梯农民的暴动最终被扑灭,随后而来的是残酷的打压行动,使所有的奥塞梯人把孟什维克和格鲁吉亚人等同起来,造成他们完全支持布尔什维克。在随后的两年里,奥塞梯人的暴动规模愈来愈大,但每一次都被格鲁吉亚残酷镇压,造成大量死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