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折腾还是不折腾?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 -- 起于青萍之末

共:💬67 🌺1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逻辑的确讲不通

“包产到户”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旦作为人民公社的对立面出现时,就显出神奇的功效,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嘛。

敢情包产到户几千年了?大概李自成洪秀全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说49年之前TG啥也没干就得了天下。

再者您认为79年后,中国出现了新的地主阶层,或者寄生于地租的阶层。这个在道理上才讲不通呢。

从实践上看,一个实行了三十年的农业基本制度,最终发现面临的依然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无法解决制度设立之初的最低目标,很难说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你这个我看是讲不通的。

第一个,从事实上讲。您不妨告诉我,当初是哪些人设立的,提出了什么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这个制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不是由某些人设立的。这是写在把这个作为自己功绩的TG的历史决议中的。

既然不是设立的,何来的最低目标?

我记得小平当年说的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个,从逻辑上讲。军事基本制度的建立可否彻底解决军事问题?政治制度的建立可否解决政治问题?这个制度没有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等于是失败的?更何况,你的这个说法也证明不了你所说的“包产到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个制度幻觉。

第三个,您大概认为工具的改造,良种,农药和化肥的推广和广泛使用和人的积极性没什么关联。而我看来,这后面都有人的活跃的因素的影响。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的主要6项农业发展的措施,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让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民迅速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的,应该是后5项,后5项就是直接给农民发钱,见效最直接,最快速,但是没有长久持续性。

包产到户难道不也是给农民发钱么?哦,不止,还发粮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