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骑车游中原之新乡焦作篇 -- 三言两拍

共:💬25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五)

今天是9月13日,去年的这一天,我骑车离开汴梁前往郑州,我当时在游记里写道:“35年前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个大人物坐着飞机跑往苏联,结果在温都尔汗出事了。35年后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小事,几个小人物骑着单车跑往郑州,结果一切顺利。”时间过得真快,上面的话还言犹在耳,倏忽间就过去一年了,今天几个小人物又从新乡骑着单车跑往焦作了。

离开新乡时,我们依依不舍的与表姨姨父告别。在新乡几天,我们给两位老人添了很多麻烦,表姨很喜欢看韩剧,每晚都要看中央八套的韩剧到很晚,因为我们的到来,打乱了她的生活规律;姨父身体有病,每天早上还弯着腰出去给我们买早点,我们劝阻他也不听,让我们很感动,深切体会到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也觉得非常不安,无以表达,就在这里祝两位老人健康长寿吧。

新乡离焦作很近,只有74公里,是一条宽广平坦的省道。途经两个县,一个是获嘉,一个是修武。获嘉县的来历很有意思,那还是在汉武帝时期,南越国的宰相吕嘉叛乱,汉武帝派伏波将军带兵平叛,很快就攻下了南越的首都番禺(今天的广州),俘获了叛将吕嘉,当时武帝正东巡到汲郡,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当即命名所在的地方为获嘉县,以庆贺俘获吕嘉。修武县的来历则源于周武王伐纣,当时武王率领各路诸侯讨伐纣王,经过此地,遇到大雨,几天不见停歇,武王那时的感受就跟我这次出来第一天遇雨时一样,着急,这时姜子牙劝他,不要急,既然不能进军,我们就在这里修兵练武,天晴再说。后人据此就把这里称为修武。修武近年来因云台山而逐渐广为人知。

快到获嘉县城时,我们看到路边有一牌坊,上写“周武王牧野同盟处”,感到很好奇,因为事先没听说过这个景点,询问路人,得知景区就在路边1公里处,于是前往游览。看了景区介绍方知,原来周武王伐纣时,曾在这里登上同盟山与各路诸侯盟誓,坚决推翻纣王的暴虐统治,同盟山是各路诸侯的士兵一人一捧土堆积起来的,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盟誓后,武王即率兵前往牧野,与纣王进行了牧野大战,大败纣王,推翻商朝。我们进到园内,沿着台阶上山,浏览山上各种景物,大多景观是根据历史记载新修的,真正的历史遗迹不多,还有一些是神话传说的内容。有一棵槐树据说是武则天亲手种植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主体建筑是周武王庙,据说始建于周朝后期,现在的建筑是明朝复建的,是全国唯一一处祭祀周武王的场所。看完之后,我感觉这处景观有些粗糙,管理不是很到位,有点象乡民自建自管的,档次不高。

中午过后,我们到达焦作表嫂家。表哥是我大舅的儿子,比我母亲年龄还大,已经去世了,表嫂和我母亲关系很密切。看到我们到来,表嫂非常高兴,殷切的招待我们吃喝,孩子们也都很热情,为我们介绍情况,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表哥表嫂都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几个孩子都很能干,而且非常孝顺,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极其开心。

晚上,一个老邻居请我们吃饭,我们两家原来在郑州省委大院时是挨门邻居,父亲又都是山西老乡,关系很密切,文革开始后两家都离开了郑州,我们到南阳,他们到焦作,有30多年没见了,这次,他们三兄弟一起来了,老大已近花甲之年,老三也已年近半百,大家回忆少年时代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千,恍如隔世。

饭后回家,我心情亢奋,睡不着觉,便看表嫂给我找的两本书,一本是《河南教育名人录》,一本是《河南文史资料》。表嫂知道我喜欢研究历史,特意给我找这两本书看,因为这两本书里都介绍了一个人,就是表哥的二舅张静吾,也就是我大舅妈的弟弟。

过去对张静吾并不熟悉,看了名人录里对他的介绍和文史资料里他的回忆录,才知道这是一个颇有来历的人。他是巩县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曾与好友武剑西到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时与同校的共产党员朱德、孙炳文、章伯钧、房师亮等关系密切,并深受其影响,武剑西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共,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张静吾没有入党,但在中共与青年党的斗争中旗帜鲜明的站在中共一边。文史资料里有一张他在德国与朱德等人的合影,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朱德旁边的贺芝华。贺芝华是朱德的第三位夫人,朱敏(电影《红樱桃》女主角的原型)的生母,回国后改嫁给何家兴,夫妻二人给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当秘书,后叛变出卖了罗亦农,致使罗亦农被害。周恩来派特科的红队前去除奸,干掉了何家兴,贺芝华躲在床下没有打死,负伤逃脱。张静吾回国后曾在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医院当副院长,参加了北伐。第八方面军总指挥是张静吾大嫂的哥哥刘镇华。说起刘镇华,熟悉民国史的人都知道,他也是巩县人,是我二姥爷的学生,早年也是个热血青年,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后来成为镇嵩军首领,逐渐蜕变为一军阀,朝秦暮楚,背信弃义,投机钻营,从而当上了陕西督军。他最大的罪恶就是在1926年奉吴佩孚之命,率10万大军攻打西安,围城八月,使城内饿死的人数以万计,多亏国民军首领李虎臣杨虎城拼死守城,等到冯玉祥援军赶到,才打败了刘镇华部队。西安百姓因此恨透了刘镇华。刘镇华后投靠冯玉祥,再投靠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的安徽省主席,后因靠山杨永泰被刺而疯癫,退出政治舞台。他的弟弟刘茂恩接管了他的部队,在中原大战中叛冯投蒋,成为陈诚系干将,以后长期担任河南省主席。解放前夕,哥俩双双逃亡台湾,还带走了张静吾的大嫂和两个孩子,使得张静吾的哥嫂终生分离,最后在两岸相继离世,造成一出人生悲剧。张静吾后担任河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即后来的河南医学院,他为河南医学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此付出了家破人亡的代价。1944年,日寇占领了嵩县,迁移到嵩县的河南大学遭受巨大损失,死亡人数居全国各大学之冠,原因是河大领导人地方观念严重,其他的国立大学都搬迁到大后方,得以安稳教学,只有河大一直在豫西山区迁移奔波,始终不愿离开河南。结果死了十几人,图书仪器损失殆尽。张静吾最为悲惨,他和妻子、侄子以及表弟一家被日寇抓住,惨遭虐待,他跳崖逃脱,妻子被日寇刺死,头上一刀,心口一刀,其状惨不忍睹,荒山僻壤,死后只能就地草草掩埋,连个破席都没有。侄子张宏中被鬼子刺破食管,无法进食,一吃东西食物就从破裂处流出,只好将橡皮管插入胃里,其痛苦之状可以想象,这一插就是八年,直至52年伤口愈合。读完张静吾回忆录,想起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的坎坷遭际,让我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入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