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大地英豪——匈奴传奇 -- 龙神将

共:💬119 🌺6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二章 第六节 1.双面人生

第六节 双面人生

1.北海牧羊人

汉帝国经过与匈奴在西域的一番明争暗斗后终于占据了主动权,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想法设法劝诱匈奴帝国臣服了。刘彻感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所以这种心情更加迫切,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驯服匈奴这一历史伟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趁讨伐大宛获胜之威向匈奴发布了措辞强硬的诏书。前面已经说到,且鞮侯单于公然自认为刘彻干儿子的办法示弱于汉,所以龙颜大悦的刘彻派遣苏武率领使团送匈奴使者返乡。

且鞮侯是个狡猾多变的无耻之徒,他从苏武此来奉上的厚礼看出汉帝国并无动武的打算,于是立刻原形毕露地嚣张起来。结果苏武等人发现预想中的干儿子且鞮侯忽然变得像干爹一般嚣张蛮横,汉使团内部无不愤恨气恼,觉得上了大当。

就在大伙痛恨且鞮侯的反复无常之际,忽然有匈奴的内应找上门来。原来副使张胜有个叫做虞常的匈奴朋友,虞常本浑邪王的手下,随浑邪部一同投降了汉帝国。后来虞常追随赵破奴出征时兵败被俘,结果他跑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草原。除了虞常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归汉匈奴人也在赵破奴那场倒霉的战斗中投降了匈奴,其中浑邪王的外甥缑王也是虞常之友。他们的家眷都在汉帝国控制区,再加上且鞮侯并不是伊稚斜那样肯轻易重用二五仔的领袖,所以大伙都过得很郁闷,很想找机会回归汉帝国。

虞常和缑王找到张胜说:俺们身在匈奴心在大汉,一直打算劫了且鞮侯的老母返回中原。恰好你们使团到匈奴来,到时可得支持我们一把。张胜听了大吃一惊,他寻思自己这伙人又不是特种兵出身,参合这种事情恐怕是凶多吉少。

虞常见张胜不说话,又提到了一个关键性人物:卫律。卫律也是个从汉朝跑过来的二五仔,而且是个深受且鞮侯重用的二五仔。此人本是长水胡人出身,是李延年和李广利两兄弟的好友,还被李延年推荐做了官。后来卫律接着出使匈奴的机会叛逃,与其他二五仔不同,主动投降的卫律得到且鞮侯的重用,他受命统帅从汉朝投降过来的各色人等,后来还被封为丁灵王(不过是在苏武等人到匈奴的3年后)。由于他很了解汉帝国虚实,所以一个集中行说和赵信于一体的人物出现了,刘彻自然对其恨之入骨。虞常等人不仅打算劫持单于老母,还打算用弓弩刺杀卫律来向刘彻邀功请赏。一想到李广利征服大宛后随军人员鸡犬升天的盛况,张胜不由地怦然心动慨然允诺协助这场阴谋,为了避免苏武分去自己的功劳,张胜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告诉自己的领导。

一个月后,且鞮侯外出打猎,单于庭中只有他的母阏氏、弟弟、儿子和少量护卫。虞常纠集了七十多人准备发难,但是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其中一人竟然在行动前夜来了个火线告密!显然此人认为出卖同志换取富贵比参与劫持人质案更为划算。且鞮侯的子弟们闻讯大惊,火速发兵围捕虞常等叛乱分子。一仗下来虞常被生擒,缑王等七十余人全部被斩杀。

直到彻底坏菜了,张胜才告诉苏武真相。苏武听了沉吟片刻说:“且鞮侯单于追究到我头上是迟早的事了,与其被捕受辱而死不如现在自杀还留有尊严,可惜有负国家重托!”苏武说罢拔刀就要自刎,张胜、常惠等人眼疾手快,把刀从苏武手中夺走。

此时且鞮侯正在召集贵人商议如何处置此事,且鞮侯本人的意见是统统死啦死啦的有!不过匈奴的左伊秩訾却说杀之无用不如招降。且鞮侯不是强势的独裁者,各部贵人的意见对他也是有较大影响,于是他便命卫律抓捕并迫降汉使团诸人。卫律召苏武受审,苏武对常惠等人说:“这次出使有辱使命,将来既使能够生还,还有什么面目重归汉朝!”说罢以刀自刺胸腹,卫律大惊之下急忙抱住苏武,驰召胡巫救治。匈奴胡巫在地上挖坑引火,又将苏武俯卧放置在坑上用脚踏其背,将伤口中的淤血排出。这种原始的医术竟然真将苏武救活,常惠哭着用车子将苏武拉回营帐中休养。且鞮侯虽然人品不怎么样,可是也敬佩苏武这样的硬汉而更想招降为己所用。于是他遣人朝夕问候苏武,而张胜则被收系下狱。

过了段时间等苏武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匈奴帝国在草原上召开了公审公判大会。其检察官、法官和刽子手职责都由卫律先生一人承担,他手持利剑先以叛国罪、绑架罪、谋杀罪(虽然都是未遂)等名义砍了虞常,接着又宣布张胜参与谋杀单于近臣(也就是卫律自己)理应处死!就在这死生悬于一线之际,张胜做出了自己的决断——卫律“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张胜对天发誓只要饶了自己,从此后俺老张活,是大单于的人;死,是大单于的死人……这么一来弄得卫律哭笑不得,两个家伙惺惺相惜起来,结果张胜被允许归顺了。现在轮到苏武了,卫律指控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为自己辩护:“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卫律哑口无言干脆举剑作势吓唬苏武,结果苏武屹然不动。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卫律推心置腹地说:“老苏,你看我老卫自从投靠了匈奴有多威风——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只要老苏你投靠大单于,立刻就是卫律2.0版本呀!否则死在草原上,又有谁知道你的忠义呢?”看着苏武毫无反应,卫律又提出焚香拜把子的建议:“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时候苏武爆发了,他将卫律痛斥一番,其言大意是说:你这鸟人不顾恩义背叛大汉和亲属投靠蛮夷,我为什么要追着见你?且鞮侯信任你才让你主持审讯,你却暗中挑起汉与匈奴的仇恨。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现在轮到匈奴杀汉使者了?有种你杀了我,匈奴帝国亡国灭种的大祸立刻就要临头了!苏武这番话掷地有声,他的忠诚是有家族传统的:当年他的父亲苏建和赵信一同面临相似的考验时,苏建的选择一样是不投降而逃亡归汉。

苏武这番话弄得卫律无言以对,他报告且鞮侯说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这样反而激起了且鞮侯的兴趣,于是苏武被关进大地窖里不给吃喝——想不饿死就投降。恰好天降大雪,苏武靠吃雪和毡毛充饥硬挺过数日而不死。且鞮侯以为苏武有神灵相助,就把他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放牧羝羊,并提出释放条件——等到羝羊产乳就放你归汉。羝羊就是种羊,也就是公羊。如此划时代的释放条件可谓是突破了生物学的极限,所以除非真有“神助”否则苏武这辈子就只能牧羊了。为何专让苏武放牧公羊呢?一方面有戏弄刁难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习惯。因为公母羊混养会造成母羊无计划地怀胎,草原上对羊群的交配很讲究“计划生育”。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常留腊月、正月生羔为种者,上。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非此月数生者,毛必焦卷,骨细小,所以然者,是逢寒遇热故也。其九、十月生者,虽值秋肥,比至冬暮,母乳已竭,草木未生,是故不佳。其三、四月生者,草并茂美,而羔小未食,常饮热乳,所以亦恶。六、七月生者,两热相仍中之,甚恶。其十一月及二月生者,母既多乳,肤躯充满,草虽枯亦不赢瘦,母乳适尽,即得春草,是亦佳也。”也就是说只有在秋季才将种羊与母羊混养,以保证母羊在春季下崽。并且种羊与母羊的数量比要在一比十左右,以防止“羝少则不孕,羝多则乱群”。

由此,苏武开始了漫长的牧羊生涯。卫律把汉使团的成员分散放置,是他们彼此不能串通。所以苏武只能独自挣扎求生,他到北海后因为没有粮食,只能掘取野鼠洞中所藏的草籽等物来吃。虽然困苦已极,但苏武不肯屈服。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以此来表示自己始终是大汉的使节。五、六年之后,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由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和矫正弓弩,所以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和食品。三年后於靬王得病后,还不忘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於靬王去世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失去保护人的苏武又在冬天被丁令人盗走了牛羊,再次陷入极度的穷困。

苏武此时已经有了家室,所以日子更是难熬。他的妻子为匈奴女子,是且鞮侯秉承匈奴传统送来“感化”他的。苏武虽然不屈服,但也接受天伦之乐,就在草原上娶妻生子,他给儿子起名为苏通国。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度过,汉帝国的壮年使节苏武变得白发苍苍。多年后,有匈奴贵人前来探望他,苏武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好友李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