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土地流转的规模效益与现状(请勿跑题到茅汉奸的谬论) -- 思考得人

共:💬140 🌺1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台能否估计农民在从土地流转后的增收状况?

人均耕地太少,这个已经分析过了。因此最终出路依然还是必须土地流转,还是必须把至少三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上去

你能解释一下这段论述的逻辑关系吗?你混淆了因果。

问题是土地流转就能在第二三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给这三分之二的农民吗?我认为,如果非农产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90%的农业人口都应该转移到你所说的"第二、三产业"上去。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低收"。农民把土地流转后,从土地经营公司得到的全部收入(土地租金和分红)和自己耕种的农副也收入(粮食和基本的副业收入,不计外出打工收入)相比的增收情况如何? 如果基本持平或者只是略有增加,那仍然没有效"农民低收入"的问题,农民还是要外出打工挣钱方能增收。如果农民工的工作稳定,社会保障充分,农民会自愿把土地流转出去。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还在于工业化,只有非农产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给农民,农民的收入才会增加,"三农"问题才可能解决。但是很多人却认为"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和途径",这很难成立。

土地流转从某种角度上说和城郊农村土地开发类似,比如深圳附近的农民可以把土地交出来作为商业用地开发(建厂或者建商品房),其收入(比如一次的土地转让金,关键是补偿住房可以出租,每月有基本的稳定收入)比单纯做农民种地有极大地增加,所以反对开发的人少(嫌补偿不够的人还是很多)。那么农民能不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类似的收益呢?我认为很难。

在农民工不能在非农产业稳定就业(包括稳定收入)和没有社会保障的今天,土地是大部分农民的唯一生存保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