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猜谜集序之五(趁热打铁) -- 云深不知处

共:💬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屈原著作年谱

屈原著作年谱

屈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自屈原去世两千多年以来,研究楚辞、关注屈原生平的学者数以百千计。但是,由于史料缺失,屈原的生平事迹至今仍然扑朔迷离,许多基本的问题都是悬而未决、莫衷一是。例如,许多人包括某些日本学者甚至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屈原这个人。当然,这种论调不值一驳,因为它无法回答目前列在屈原名下的作品又是谁创作的问题,也无法抹杀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

公元前343年(虎年)正月二十一日(取清代学者邹汉勋说),屈原出生于楚国秭归的巴族巫师家族,取名之意为正则(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出生在虎年虎月虎日的吉日,被认为是天生应继承巫师之职,故取法名灵均。屈原的远祖可追溯到太昊、少昊,“昊”即高高在上的太阳,亦即高阳,其后裔有巴人(今土家族)。屈原先祖伯庸,原为庸国国君,公元前611年被楚灭,其族迁徙到长江三峡秭归。

约在公元前325年,屈原18岁时离开故乡秭归,只身去郢都求学(孔子18岁去周都洛阳拜见老子,表明当时习俗年满18岁可以远游求学),以施展强国抱负。

公元前325年~前318年,屈原撰写《橘诵》等新楚辞体文章,以擅长《巴人歌》和精通巴楚巫术仪式闻名,得到楚怀王赏识,被赐楚国望族屈姓,起名原,字平。

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屈原25岁。是年楚怀王任合纵长,欲大展鸿图,起用一批锐意改革图强、主张合纵抗秦的青年政治家,任命屈原为左徒。

公元前318年~前313年,屈原在左徒任内,主持楚国变法修宪,参与楚怀王任合纵长的联合抗秦活动,曾出使齐国,商议联合抗秦事宜。在此期间,楚国亲秦派贵族不断歧视、诋毁屈原,致使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所任左徒之职亦变得有名无实;为此屈原撰写《惜诵》,试图重新获得怀王信任而未果。与此同时,屈原欲与楚国望族士女求婚的努力,因出身少数民族而屡屡受挫。

公元前313年,屈原30岁。是年张仪自秦赴楚,以割地为饵,劝楚怀王亲秦背齐,楚怀王信之,屈原坚决反对背齐亲秦。上官大夫等亲秦派贵族大臣寻机谗陷屈原,屈原被楚怀王罢左徒之职。此后,屈原一度自行南方(可能曾短暂回到秭归旧乡),撰写《思美人》嘲讽小人。由于此文,屈原进一步遭到打压,被流放到汉北;为此,屈原撰写《抽思》歌剧,以便能够在宫廷演唱,希望借此感动怀王。

公元前313年~前312年,屈原撰写《离骚》,此文震惊楚国朝野,并感化楚怀王,被重新任命为三闾大夫。

公元前312年~前296年,屈原在任三闾大夫期间,主持楚国祭祀大典《九歌》(每年春秋各一次),修订《九歌》诸篇,新撰《国殇》,激励楚军士气。屈原在出任左徒、三闾大夫期间,周围曾聚集一批有政治抱负的文学青年,或许有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公元前299年~前296年,楚怀王被骗至秦国遭扣押,滞留秦国三年而死。在此期间,屈原撰写《招魂》,主持为楚怀王招魂仪式。

公元前296年,楚顷襄王三年,屈原47岁。是年楚怀王客死秦国,屈原遭受小人排挤,预感将进一步遭受迫害,对天命和传统知识体系产生疑问,撰写《天问》。令尹子兰借口《天问》大不敬天,向屈原发难,楚顷襄王放逐屈原到沅湘地区。

公元前296年~前281年左右,屈原在放逐期间,创作《九章》中的《涉江》、《怀沙》、《惜往日》等诗篇。在此期间及以后,仍然应当有一些文学青年先后追随在屈原身边,屈原的著作赖以传播和保存。

约在公元前283年或稍后一二年,屈原年满60岁以后,因年老而被允许回到郢都居住,但无官职。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遣使于诸侯,复为合纵,欲以伐秦;次年(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汉北、上庸地给秦。在这种情况下,顷襄王没有理由再继续放逐主张抗秦的屈原。

公元前278年,屈原65岁。秦国大将白起攻入楚国郢都,顷襄王等大臣逃往陈(今河南淮阳)并迁都于陈,屈原再一次被顷襄王排斥在外,只能与民众逃往楚国东南方避难,定居在汨罗江畔。

公元前278年~269年,屈原在汨罗江一带居住,屈原在此期间创作的著作失传。

公元前269年,屈原74岁,离开郢都已9年,撰写《哀郢》。

公元前296年或之后几年,屈原创作《悲回风》,是为绝笔之作。不久,屈原高寿而死,葬仪采用巴族传统的船棺水葬(龙舟竞渡、向江水投粽子救屈原的习俗,或即源于此),被当地人误传为是屈原自沉汨罗江。

屈原的妻子和儿女、后裔情况不详。《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屈南条称:“本单姓,楚屈原之后,裔孙仕后魏,时重复姓,以自南来,乃加南字作屈南,或作屈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