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一条通向延安的交通线 -- 微湖春晓

共:💬3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一条通向延安的交通线

历史在普通人眼里是逝者如斯的江河,不经意间流淌60年,在那些经历过浴血奋战的战士眼里,则是沸腾于地下汹涌澎湃的岩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那些战争亲历者笔下的历史,仿佛使人重新置身于血与火的年代。本文就是依据原鲁南军区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副大队长、长征老红军胡桂林老前辈的亲身经历,追忆当年活跃在微山湖畔两支著名抗日武装在星罗棋布、险象环生的日伪据点周围,用勇敢和智慧,趟出一条通向延安的交通线的故事。

  

微山湖区是苏鲁两省八县的接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60年前这里活跃着两支著名的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游击队,他们在星罗棋布、险象环生的日伪据点周围,用勇敢和智慧,趟出一条通向延安的坦途,用鲜血和牺牲,掩护过近千名党政军领导。

1938年8月,中共苏鲁豫皖特委曾在夏镇建立了交通站,沟通湖东、湖西的联络,1940年10月,日、伪、顽纠集1500余众,对我微山湖五县工委和武装力量实行包围。为了保存革命实力,暂避其锋芒,我党、政、军1000余人,于11月24日晚乘船撤离微山湖,安全到达湖西根据地。湖东、湖西的交通联系遂告中断。1941年7月,鲁南铁道队与运河支队、微湖大队、峄县大队协同作战,解放了微山岛,恢复了湖区交通线。1942年4月,6000多名日伪军分五路合围微山岛,鲁南铁道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峄县大队被迫撤离,由华中去陕北的交通线又被敌人切断。1942年8月,根据鲁南军区命令,在湖西高楼正式整编成立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任命张新华为大队长、孙新民为政委、胡桂林为副大队长。从此以后,微湖大队在兄弟部队的紧密配合下,依靠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并争取夏镇伪自卫团尹洪兴部与我建立了联系和统战关系,很快恢复、巩固了被日、伪、顽军切断的湖区交通线,出色地完成了护送过往干部的任务。

  

护送少奇同志

1942年7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到山东视察并指导工作后,从山东分局驻地临沭县朱樊村返回延安,途中必经微山湖。当时,湖区四周白色恐怖,全是敌占区,据点密布,碉堡林立,封锁沟线纵横交织,巡逻车队昼夜不停。为掩护少奇同志安全过湖,我和大队长张新华、政委孙新民奉湖西军分区司令员邓克明、政委潘复生之命,负责在微山湖区接送少奇同志。为保密起见,少奇同志化名为胡服,一行七人由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旅长曾国华陪同,在沛腾大队政委李明、铁道大队二中队长孙茂生带领下,与微湖大队几位大队领导接头。只见张新华面对芦苇荡轻击一掌,几条小船应声而来,几位大队干部按照分工,分别带上一条船,前后掩护着胡服乘坐的小船,沿王楼河穿过茂密的芦苇荡飞驰湖心,约一小时,到达我们的小根据地大捐村。大捐村是我抗日模范村,也是湖上秘密交通线的中转站和交通员的落脚点。接着换乘稍大一些的船,驶向大捐西南方向,在一个芦苇茂密的沙鼓堆上落脚稍事休整,晚上就住在抗日堡垒户刘钦田夫妇的大船上。

第二天傍晚,我们几个大队干部带领经过挑选的二十几名精明强干的短枪队员执行护送任务,尽管这一带我们非常熟悉,附近伪军的碉堡都提前作了“安排”,但这次护送的是我党高级领导人,我们心情不免都有些紧张,生怕半路上冒出个盗贼来。张新华大队长和孙政委在前引路,我手提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张着大机头带着几名队员随后,左右张望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当启明星在东方升起之时,我们终于一路顺利地通过了敌占区,到达丰县的十字河镇。这里已经是我解放区的边沿地带,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了。

少奇同志在过湖逗留期间,对湖西地区抗战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必须深入发动群众,减租减息,调动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他的指示对我湖西地区的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护送肖华同志

1942年11月,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领导决定,由师政治部主任肖华同志前往太行山向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汇报工作,途中顺便检查湖西、鲁南的工作,并传达少奇同志对山东工作的指示精神。

铁道游击队政委杜季伟亲率十几名精干队员赶到鲁南迎接肖华一行。在南沙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等到太阳落山时,杜政委护送肖华一行安全过了津浦线,西行约七八里路与我们微湖大队接上了头。黎明时分,我们几名大队干部引领肖华一行上了渔船,紧接着便驶入了水气弥漫、烟波浩渺的微山湖。肖华首长一行在船上吃了一顿丰盛的湖上特产,饭后,肖华听了我们几位大队干部的工作汇报后说:“你们不要贪图打仗,要缩小目标,注意搞好统战工作,才能确保这条湖上交通线畅通无阻。”当天夜里,我和孙政委带领一个二十多人的手枪班将肖华首长一行7人,安全护送到湖西根据地教导四旅驻地。直到全国解放后才知道肖华同志过微山湖时留下一首鲜为人知、脍炙人口的诗篇:“神出鬼没铁道旁,袭敌破路毁沟墙。深入虎穴斩虎豹,飞越日车夺械粮。汪洋大海游击队,怒火燃烧敌后方。条条铁轨成绞索,满载寇尸运东洋。”

  

这首诗是对战斗在敌后抗日武装的极大褒奖和鼓舞。

  

护送朱瑞同志

1943年9月,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一行9人,从沂水出发,在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等武工队员护送下,安全过了津浦路后,在微山湖边的蒋集村休息吃饭。饭后,朱瑞书记叫来随行的湖西地委组织部长陈璞如同志的爱人苏健,小声对她说:“我的眼近视看不清,你到老乡家找点针线帮我缝缝这个布袋。”说着,朱瑞从腰间解下一个缠在腰上的黑布带,沉甸甸的破洞处闪出耀眼的金光。朱瑞压低嗓门对苏健说:“这里面是金砖,是山东分局让我上交党中央的经费,我们党太困难了,处处需要钱哪。”

第二天晚上,我和大队长张新华、政委孙新民带着精干的短枪班来接朱瑞书记一行,但情况出现变化,日军在湖区“大扫荡”,朱书记在湖里一住便是十几天。朱书记利用这段时间轮流与地方抗日武装负责人和党政干部,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分别作了一些重要指示。临行前的一个晚上,他对我们微湖大队几位负责同志说:“你们要加强领导,要注意开展群众工作,把这条交通线保护好。”

护送陈毅同志

1943年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由铁道游击队刘金山、鲁南军区独立支队副政委杨广立护送过津浦路到达微山湖畔,与微湖大队几位大队干部接头。陈毅同志对在场的两支抗日武装负责人指示了三句话:“加强部队建设,坚持对敌斗争,确保交通安全。”陈毅同志按计划顺利通过敌人的铁路封锁线后,即由微湖大队接手,护送陈毅首长一行过湖,张大队长带着几个队员在前面探路,孙政委在队伍中间行进。我带着几名队员殿后,我们都穿着长袍马褂,打扮成商人模样。

当走到距湖边四五里路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情况。一支日伪军混合巡逻队迎面而来,躲避是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走过去。几个鬼子恶狠狠地盯着骑在毛驴上的陈毅同志,只见陈毅目光炯炯,神态自若,不卑不亢,颇具大将风度,这时的气氛十分紧张。

就在双方对峙的瞬间,突然,敌人巡逻队里有人主动与张大队长打招呼:“三叔,你干什么来了?”新华同志循声望去,原来是夏镇的王二民,这小子原来在徐州伪警备队干事。张大队长马上机智地回答:“噢!是二侄子啊,我接你大姑父刚回来。”陈毅同志心领神会地朝王二民友好地点头示意,“那你们快走吧。”望着敌巡逻队渐远的背影,陈毅同志爽朗地大笑起来。

由于完成护送任务出色,陈毅军长非常满意,特别指示新四军给微湖大队调拨了四十支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四十余支长枪大大改善了我们的武器装备。

1945年秋,陈毅由延安返鲁再度过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曾留下不朽的传世佳作———《夜宿微山湖畔》:“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以后我们才知道,由于当时饶漱石煽动策划党内派系斗争,整治孤立陈毅,陈毅西行时心情沉重,作《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赠别诗一首,其中第三、六段为:“西去路漫漫,风物仔细看。不知霜露重,应悔着衣单。”“众星和灿烂,北斗住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