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三井物产在中日经济讨论会上演讲 -- 超级主义者

共:💬4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三井物产在中日经济讨论会上演讲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副社长副岛利宏在中日经济讨论会上演讲

  专题:第十二次中日经济讨论会

  人民网东京12月10日电 (记者王晴)由人民日报社与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二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于当地时间今天上午10在日本东京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格局中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讨论会由日经新闻评论委员、前驻中国总局长饭野克彦和人民日报社驻日本记者站首席记者于青共同主持。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副社长副岛利宏在以“剧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如何应对”为议题的讨论会上发言,题目为“世界格局中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文如下:

  我是三井物产的副岛。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三井物产在华事业情况。

  三井物产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历史非常悠久。战前的旧三井物产创立第二年——明治10年(1877年),作为三井物产最初的海外支店——上海支店成立。战后,本社1980年起在北京开设常驻人员办事处以来,依次在上海、天津、大连、广州、青岛、南京、哈尔滨、重庆、武汉、长春开设办事处,主要从事日本产品进口中国的业务。但是这些常驻办事处自身没有作为当事人对外签约的资格,只是对日本本社或支店的签约活动进行支持,从事所谓“联络”的工作。1992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实现了最初的“保税区本地法人”制度,在保税区这一限定区域内,本地法人可以获得签约当事人的资格。1995年在中国商务部的推动下,本公司在北京成立“外商投资性公司”,开始在中国国内从事投资活动。2005年,按照WTO规则,我们在北京、广州新开设本地法人公司,获权可以自由从事进出口和进行中国国内销售业务,同时,扩大在上海、大连、天津和青岛保税区的本地法人的经营范围,转变成为具有同样资质的本地法人。

  我个人于2004年至2007年三年间就任三井物产中国总代表,在北京常驻。这段时期恰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02年胡锦涛领导集体开始执政中国不久之后,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加速发展, 朝着“全球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关键词所描述的那样,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经济大国的时期。我常驻中国的期间,三井物产业享受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一系列贸易优惠制度,在中国境内进行自由进出口贸易和中国国内销售,并且还成立了数家可以进行投资的本地法人,这一切成为三井物产现在在华经营活动的基础,我感到非常荣幸。

  现在,在北京中国总代表的领导下,下设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四个分区,负责覆盖中国全境的业务。常驻日本员工有182人,中国员工有441人,总计623人。今年还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新设办事处,派驻日本员工。

  当前本社在全社范围内推动人事全球化,在中国北京的分区经理(相当于日本本社的部长)和北京的当地法人的总经理都是中国人,甚至地方的店长和部门经理也陆续启用中国员工,还推动中国员工调职东京本社或亚洲其他支店。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社中国地区相关业务以化工产品、钢铁产品、金属原料、能源等为中心顺利扩展,2008年3月中国地区销售额是23307亿日元。本社同期总销售额是170000亿,中国相关部分占14%。

  我社在中国境内投资143家企业,投资总额为600亿日元。与数百亿日元投资一家工厂的方式不同,我们的投资总额没有那么巨大。列举几个投资案例:

  ①. 刚才JFE的数土社长已经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电力冶金公司和JFE、本社的硅锰制造三家成立合资公司——EMJ,而且本社向鄂尔多斯电力冶金公司出资25%——180亿日元。这是本社在华单件最大规模投资。鄂尔多斯电力冶金公司的母公司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本社与该集团有着30多年纤维产品交易合作历史,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所以也参与到该集团在煤炭、电力和铁合金等新领域合作。

  ②. 与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宝井钢材”,为汽车和家电加工和及时供给钢材,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

  ③. 清华大学的泰豪科技和松下电工、本社三家成立的合资公司——北京泰豪智能科技。它是一家为建筑物的照明和中央空调设计节能减排最佳方案建筑施工公司。该公司是人民大会堂、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等数家设施的承建单位

  ④. 积极投资食品相关产业,从事虾养殖和鸡肉等相关食品加工事业。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也在本社中国事业中有所体现。

  在化工产品、电子材料、钢铁产品、铁合金等广阔领域产生影响。化工产品中间原料——原油、石脑油价格急剧下跌,导致所有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下跌30%-70%,出口欧美和国内购买需求减少,由此引发出货量骤减和库存量激增,资金链陷入困境的企业不断增加。钢铁产品被大量应用的汽车产业方面,中国今年全年汽车生产辆数依然有所增加,但涨幅大大放缓。由于本社最大的客户——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汽车生产下降,本社库存达到往常的两倍以上。鄂尔多斯电力冶金公司的铁合金生产设备利用率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今年9月为止,中国钢铁厂商与巴西铁矿石交易进展顺利,但10月交易额显著下降,到了11月、12月几乎为零。这样艰难的局面还将持续,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依然能维持8%到9%的增长,对此并没有太大担心。中国政府政策应对能力令人赞赏,所以本社依然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对象国,不仅会在贸易领域,而且对整个在华事业进一步加大力度。

  下面,我想换一个话题,对中国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第一、我想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减速,中国政府的对策。

  去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当初只对中国、日本产生轻微的影响。今年年初,中国政府以“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为主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政策。而后,由于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出口减少等原因,造成出口加工型产业和基础薄弱的中小型企业纷纷破产,停业。因此,今年7月以来,中国政策对宏观政策进行微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9月11日雷曼兄弟破产以后,世界金融震荡和经济急剧衰退,而且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为9%,时隔3年回到一位数增长,中国政府对此抱有危机感,连续四次降息,同时在10月发表了“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刺激经济增长对策,我们注意到并没有同时言及抑制通货膨胀的内容,表明宏观政策迎来彻底转向。决定性一刻是在11月9日,中国政府公布4万亿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对策,绝佳的发表时机、巨大的投资规模、适当的刺激内需10举措,让我们感到惊喜。

  一些评论认为中国政府着一系列举措仍然是“迷航”,但我认为这一系列应对是灵活而适当的,比那些西方国家高明得多。

  在此我体会较深的是,2001年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升级起到很大的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完全成为全球经济一员,政府政策运用越发成熟。背景是,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积累了丰富商业经验的精英身居中国政府要职,这些优秀的行政官员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十分活跃,而且掌握国家政策决定权的领导层对经济金融也有较高的理解力。比如,我曾单独拜会过的李克强副总理就是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今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相信中国政府的对应能力也将得到更大提升。

  第二、中国的农村改革

  我常常这样想,过去5至6年世界经济景气的最大贡献者是中国,而目前要想摆脱世界不景气,中国经济动向将带来最大的影响。此时,中国是否能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取决于中国农村地区能否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中国共产党是为工农着想的政党,但可以说建国以来绝大部分时间农民没有得到充分的政策优惠。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就任以来,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历代领导人中最重视“三农问题”的。但是现状是不但没有看到实际效果,反而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今年以来,中国政府把成都和重庆作为试点城市,尝试“城市农村一体化改革”, 我听了很感兴趣。今年10月我访问了重庆,参观了其中一个试点地区——重庆市郊外的九龙坡地区,倾听了重庆市政府的各项说明。紧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热议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会上提出“允许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不能完全理解全部内容,仅就“城市农村一体化改革”整理几个要点:①搞活农业。把农民的农地、住宅用地的使用权长期化、财产化,可以让农民安心有计划安排农业生产。土地使用权被允许买卖租赁流通,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②顺利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农村人口基本过剩,让离开农村移居城市的农民可以获得合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购买城市社保。这样区别城市农村的户籍制度也应相应改革。在中国,特别是在地方,还残留着僵化的共产主义理念和土地既得利益团体,党内对农村改革也有相当多的的反对意见和慎重观点,三中全会后,作为一个明确方针发表显示了胡锦涛领导集体的坚决态度。改革尚需时日,但我期待中国农村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第三、日中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必要性

  人们都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此次危机让我们越发看到盎格鲁????撒克逊型资本主义的失败。在这样宏观经济背景下,更应努力强化亚洲经济合作。因此,我认为,作为亚洲领袖的日中两国首先应该目标一致加强亚洲合作。日中合作、日中韩合作、10+3合作等各种各种的呼声很高,但至今没有一项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什么呢?此次金融危机,我们清楚地明白不能把领导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重任完全交托给美国,亚洲有必要成为符合其经济实力的核心区域。当然,美国经济迟早会重建,继续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大国,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亚洲当然要和美国、欧洲进行紧密的合作。在这个前提下,我想强调的是亚洲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用。

  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在会见经济5团体的午餐会上对日本经济界提出四点建议:①重点加强节能环保领域合作。②积极参与中国区域发展进程。③大力推进两国企业合作。④在地区和全球经济事务中加强合作。今年9月,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访华时,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拓展日中关系新纪元”的建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责任编辑:杨洁)

《三井帝国在行动》

—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电子版下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b7290100aggn.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