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关于林达,此人对美国的描述到底如何? -- 快刀123

共:💬29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例如这篇最新文章里面的问题。

例如马丁.路德.金,当他在南方的黑人大学里时,就已经读到梭罗的著名文章"论公民的不服从"。当他来到波士顿读博士之前,已经在宾夕法尼亚的学校里,读到了甘地的的著作,并且熟悉了甘地对于"非暴力抵抗"的观点。无数南方的黑人孩子,他们只能进入设备简陋的黑人学校,可是,在美国的基本制度下,没有人限制这些孩子的思想,没有人企图或者能够做到用虚假的信息去毒害他们的心灵。他们坐在简陋的教室里,照样和白人的孩子一样,读到"独立宣言",读到"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的文字。如果说,这个国家的基本原则是符合人性的,社会的思想主流是在推动这个原则的实现的,思想是不受到禁锢的。那么,即使这个社会还存在一个没有受到公平待遇的群落,那么,他们自身对于自由的追求和主流社会对于公平的呼吁,迟早会汇聚在一起,汇成一股冲毁整个旧堤坝的力量。这个历史过程并不容易,但是,反观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在美国的制度下,这一切逻辑地会必然发生。

外链出处

这个判例,等于是在南方的上空炸响了一个惊雷

这个雷也震得我不轻,你可以震惊,但是她/他震惊的次数也太多了。我真为西奈山上的摩西老人的心脏担心。

果然,在最高法院下命令取消公共教育种族隔离的那一年,在命令的执行还没有真正大规模开始的时候,在极端南方的深腹地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市,就出现了又一个挑战种族隔离的事件。这一事件,你可以说是偶然的,但是,你也可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

[/QUOTE]

[QUOTE]在一条法律支持一个"愚蠢"的偏见,而被这个偏见所侵犯的人,对它的轻蔑厌烦已经到了甚于愤怒的地步,那么,这条法律被蔑视和抗拒的时候也就到了。在精神上,黑人已经远远超越了这种偏见所停留的时代和水平。当黑人们成熟到对这样法律的评价是"愚蠢"的时候,这条法律自然也就面临寿终正寝了。

从以上的引用,你会发现这篇最新文章的特点——必然性太多了,像是美国的早期本土保守派在谈美国的天命论、必胜论:她/他永远从神秘的基督教“预定论”的“正面”的角度去看美国历史上最复杂也最惨烈的种族隔离的解决,她/他看到的永远是成绩。期间的血泪,她/他当然看到了,但是,都像耶稣那样原谅了,宽恕了,因为前面有早已经许给美国人民的“新天新地”。道路坎坷,但方向正确,所以都可以pass了。

这种强悍的对待所有历史问题和现实政治问题的态度,能得出什么结论?因为结论早已经几千年前就得出来了。就在昨天一个小资女孩还对我说,她不喜欢读理论书,但喜欢读林达。我当时就想到耶稣周围众多的女性信徒了,耶稣死难后,当十二使徒都逃走的时候,依然为耶稣哭泣的正是这些人。感性而坚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