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顺口聊一下彭毛冲突是不是为了维护“个人威信 -- 起于青萍之末

共:💬36 🌺181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一开始我就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点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不严肃对待历史的态度,但由于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受欢迎是自然的事,但结果可能就是与真实历史相距甚远,导致谬种更为流传。

很遗憾地,很多人压根儿就没认识到这种论述历史方式的危害性,还有人认为目前就庐山会议的争执不过是主席神人派和东哥凡人派的分歧,像雪里蕻那种才是正确的讨论态度,而像我这种可能就纯属干扰,不但屡屡打断人民群众听书的好兴致,连说书的也有点被逼急的样子,很可能就说不下去了。素材来源被质疑,刻意忽略的盲点被搁到了大家面前,完全相反的异端结论……想要继续可就逃避不了这些问题,但不刻意逃避这些又怎么让自己的说法圆满呢?

在我看来,目前说书人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她并不想改变自己的结论,那么一要证明自己素材来源的可信度,二要绞尽脑汁为自己原本要回避但现在回避不能的问题又或者以前未遇过现在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寻找一个既符合历史决议又合情合理的解释。

不管如何,我是希望说书人能继续下去的,否则真是太大的罪过了,讨厌我的人估计又要翻倍了,我遭遇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又要上升了(恕我多说一句:我认为在毫无关系的讨论贴中对我本人搞突然的攻击是相当愚蠢和丢脸的行为,对我没什么损害,赔上的是你的RP。)。

九霄兄关于庐山会议的那系列贴子很好,对我这些为反驳而反驳的贴子好多了。即使是对庐山会议不感兴趣的看了也大有裨益。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历史怎么研究历史及其逻辑关系,而作为研究对象的庐山会议存在什么缺失的关键点。

其实我更想问一句,这些关键点为什么缺失呢?如果是符合历史决议,那这些关键点会缺失吗?有很多人总认为大跃进、文革缺失的关键点是维护主席的威望,但事实又是否如此呢?

为什么很多重大事件是以某些人死无对证的回忆录或者谈话为准,而不是以会议纪录档案和决议为准?李锐在他的回忆录中是怎么说主席相信亩产万斤的?但事实又是如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