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杂感·“焚书”·小别的话(1) -- 陈郢客

共:💬479 🌺3902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一次拜谢陈兄

这几天送花送不出去,总是点了送花确认之后没了任何反应。经验值也未见减少,应该是送花没送出去。

念书的时候,写过一个小豆腐块,题目是《那山,是鲁迅》。时间大约是96年,好像93~98年这段时间是梁实秋在校园里面流传最广的时候罢。因为梁鲁之争和女生拌嘴,拌嘴之后,就写了那么个东西,纯粹从感性角度出发的,就是不喜欢梁的所谓绅士气。所以把梁比喻成一个高点的碑、牌坊什么的,不过是人盖的,而那山,还是鲁迅。就算那碑某一天被放在了山顶,也仍然只是一块碑。后来另一个女生觉得是这么回事,拿去校广播站去念。而我仍然一直耿耿于怀。

我天资驽钝,生性疏懒,读书又少,偶有所感,却总不能成言,更不用说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所以,应当拜谢陈兄启迪于我。——或者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可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躬身拜谢。

上一次拜谢是在《那一个风花雪月的时代·圈子内外 》中4那个帖子。那里我的收获是知道了自己总觉得气闷的根源。

屈指算来,从94年读《红星照耀中国》开始,毛和他的集体;95年的何新与写《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朱学勤;再后来,让我明白儒家也好,禅宗也好,都不是学问,更不是林清玄刘墉辈的拿来炫耀的小智慧花头,而是需要实地修行的南怀瑾;到陈兄这里,不被吃,也绝不吃人,还有,融与不融于世,这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算有个轮廓了。

网络之便,是可以对需要说谢谢的人说谢谢了。哈哈。

谋生去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