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将心比心 -- 浆糊

共:💬105 🌺1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还有另外一种解读

只要有其他可能性存在,就不能说“肯定”,哪怕是“未遂”。

小姑娘,有一个指路和带路行为在先,这这短暂的几分钟的时间里,她对林高官是信任的,因此态度的突然变化,可以推测,林高官对她做过什么事情。
这样的推测未必不是一种可能,但我认为却未必合理。因为其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环境--环境的变化。

在我的理解中,林某向小姑娘询问厕所所在,而小姑娘也欣然指点带路。 在这个时候,双方是彼此存在一定好感的,或者说,至少相互之间没有恶感。

从林某的角度讲,将手搭在小姑娘肩上,或许确实是出于谢意。萍水相逢,举手之劳,何以为报,我们平时问路,得到指点,为了表示感谢,性格内向之人或许只是点头致谢,而性格热情之人可能会拍拍对方的肩膀手臂以作示意(主要是男人间),而对方若为小孩,则往往会抚其头顶,拍拍脸蛋以表示感谢--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社会经验。

林初时作出此动作时,是在人多嘈杂,明亮开放的饭店大堂里,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虽然林某由于力量控制不当,以及小姑娘穿着肩颈皮肤裸露的汗衫而感觉有所不适,也不会感觉害怕。但由于身体上的感觉不适,而导致的心理上产生反感,并逐渐积累,是可能的。

而当两人转入拐角,进入通往厕所的职工食堂(过道),则进入一个相对安静、封闭,甚至是昏暗的空间,这样的环境,本身就容易使儿童产生恐惧心理,加之林某此时仍将双手搭放在其肩上,由此产生了心理和身体的双重不适,在某种心理暗示下,使小姑娘所积累的不适转化为恐惧,而瞬间爆发,才有了“扭动身体挣脱”,一路跑回家人身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