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元末日理论:购买具有实体性的资产 -- 子玉

共:💬14 🌺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美元末日理论:购买具有实体性的资产

[原创 2008-10-31 10:35:05]

美元末日理论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假设性的推衍。所以可以不管现实中纷纷绕绕,自顾自进行,自说自话。这个是我闲来冥想的自娱自乐。

从美元末日理论的假设看,目前美国为首的各国救市活动,都是火上浇油抱薪救火,都是走向超级通胀的瞎子。当然我估计这些政府的首脑心里应该是清楚的。

我们不管那些。

本文只是从美元末日理论的假设出发,检点一下我们个人或者对于一些私人公司来讲,实用的,怎么从这个局面中获利,或者保守一些,怎么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个角度,来做一番遐想。

美国解决危机的三条途径

网络上有好几篇文章谈论美国此次解决危机的办法,我们也就不讨论这次危机的本质了。这个本质问题,从美元末日理论的角度已经定义为债务危机了。

那么据说解决债务危机的途径为:

1。节衣缩食艰苦奋斗,逐渐降低债务,尽快扭亏为盈,慢慢清偿债务。

2。以债养债,举新债换旧债,这就是美元末日理论所定义的债务平移。把各种坏帐债务转化为联邦政府的债务,用国家债务代替其他债务。最后美国国家政府顶着这个巨大债务,向债权人不断支付利息。

3。投放货币,减缓兑现危机所湮灭的财产,维持现有经济体系的运作。最后以通胀消化债务,就是通过通胀把货币贬值,使得债务按照原来的币值变得三文不值两文,把天文数字的债务消弭于无形。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哲学,自己的思维,来预测美国会采取哪一种方式解决问题。本文不打算讨论前两种途径下该干什么,只打算讨论最后一种情况。

个人(包括私人公司)的应对博弈

很多讨论,比如大谈特谈完买不如早买美国债券,这个跟私人不是没关系的,因为你买的基金可能是去投资美国债券的。买债券,无疑是认为美国会按照第一种办法解决危机的。第二种办法的话,买债券也是不错的安排。可以成为吸附在美国政府身上的蚂蟥。

第三种办法的前景,就很清楚决不要碰美国债券,那么对于私人来说,基本上不要碰任何可疑的基金。注意香港的雷曼迷你债券的下场。

从整体上看,避免任何美元资产,是符合第三种情况的。任何美元资产,在第三种情况不可排除的情况下,都是有巨大风险的。所以本文不打算对美元资产再评级,美元末日理论的评级下,这些都属于CCC+。

从货币种类的角度,我们排除美元本身之后,很难一下子判断哪种法币评级较高。但是从博弈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极端判定,就是从通胀状态下什么比较保值来考虑。那么逻辑上就是实体性的资产比较保值。

通胀情况下,一个西红柿可能值10万津巴布韦刀。这个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实体性的资产。

当然我们只讨论个人,也包括私人公司,怎么应对,不包括国家、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大型上市公司。个人应对的博弈,就局限于个人有能力涉及的资产了。

大通胀的演进

个人应该是逐渐建仓,因为即便是情况三,也不会一夜醒来就发生了。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至少不会在今天以后很短时间内就发生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帝国的没落也是很长的一段历史。所以笔者认为这将是一个较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的特征是:金融信贷自闭逐渐放开(大概需要到明年一季度),美国的州政府和企业救赎大规模展开(投放更多货币),需要6个月,到2009年3季度;这段时期石油和黄金慢慢爬升,初级原材料开始价格震荡;一些债权国经济开始明显回升(中国、石油板块、澳加等);欧美接着进入养老金注资(否则养老金体系难以为继);这个大约到了2010年一季度。这个后面开始看到通胀因素加速出现,首先原材料市场的投机加剧。这个时候估计欧洲的债务泡沫大体上已经挤完,特别是德国,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就应该解除了因为次级按揭连带所造成的债务泡沫。美国本身的再一次债务结算高峰可能在2011年,于是2010年的信贷紧缩情况缓解。通胀开始反扑。

笔者这是随便估计的,但是大体上通胀反扑的过程可能就是如此。至此,进入一个快速的原材料价格上升,由期货投机带动并传导。

到2011年,这些债务泡沫基本清除的地区通胀将明显化,而美国自身进入又一个债务清偿高峰,再次出现信贷紧缩。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个不同步阶段,这阶段以美国的紧缩和若干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扩张同时发生,这个异步阶段将是大通胀的前期。直到美国被动地陷入大通胀,换句话说,就是自身的信贷紧缩和输入性的通胀同时发生。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元较快贬值。

这个之后,就是大通胀的来临了。时间点可能是2011年底。

沉闷的投资阶段

整个这段过渡期是投资沉闷的时期,因为信贷紧缩下,几乎没有一样投资是热火的。由于各国政府的各种干预和救市(就是各种注资干预),使得市场本身的内在动量产生各种异动,市场极其不稳定,就是目前这种震荡市,会持续。

长期震荡中某些品种的稳定性和增长性较好,就开始得到投资者的关注。笔者认为将依然是黄金白银,接着还是石油。

在一个将近连年的震荡中,某些资产的优点越来越明显。这时候,对这些资产的投资加速。

沉闷期实际上就是投资浪潮不断试错的过程,就是在尝试新的热点和新的赢利模式。

笔者认为鉴于政府干预实际上就是同步普遍的注资和减息,投资者对于通胀的前景是潜意识甚至心里明镜似的提防着。所以,试错不完全是一种白噪声,而是有一定偏好的。就是在一些具有实体性的资产领域,有更强的投入。

从统计上说,沉闷期就是一些投资者建仓的时期。

热闹的救市不是我们投资者的事

现在热闹的各种救市,熙熙攘攘,是媒体的专爱。投资者不要会错意,那跟咱们没有多大关系。投资者要专注观察,但是那些钱是政府在撒。投资者是看好自己的钱袋,同时不断寻找方向。

一些实体性的资产,才是沉闷期可以慢慢吸纳的。

实体性的资产,仅就个人而言,就是: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属于可囤积的。

铜等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原料;所有与这些矿产有关的矿本身。不可囤积。无法试错。

房子,各种房产。注意房产的买卖涉及到大量的贷款,在经济动荡时期价格上升较慢,投资者很少拿它们试错。

土地,不包括土地上的农作物。农作物只是在大通胀期才上涨。投资这者无法囤积。

企业;指股权。但是经济动荡下良莠不齐很难判定,属于可以试错的。

实体资产相关的间接投资对象

比如股票实际上是间接相关。比如黄金,那么专门做黄金投资的基金,是间接对象。信贷紧缩下基金有投资者无法知晓的不透明性,呵呵,不可确定性,就是风险。在试错中,可能人们情愿直接试错黄金本身。

货币,也可能是间接对象。比如澳加两国货币,相较日本货币,前者自然属于实体性资产的间接对象。

有网友提出最好是一种“抗通胀、抗衰退、好保存,最好还能有点小回报的实体性资产。”呵呵,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带活期利率的纸黄金。当然银行还没有创新这种金融产品。

元宝推荐:爱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